2022年11月23日
首页
第A02版:[要闻]

朝阳村:铆足干劲儿再向前

东辽县安石镇朝阳村距离辽源市区22公里。入住朝阳村,如同住进一座别致的公园。

马路宽阔、房屋整齐、庭院干净,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早上6时,整个村子都醒了。打扫庭院、侍弄大棚、清理各种游乐设施……

“就盼着天冷呢!再冷点,能浇冰了,我们的‘冰雪乐园’就能来钱儿了……”村民们去年就尝到了冰雪的甜头,今年干劲儿更足了,他们把一切雪上娱乐设施都收拾好了,就盼着下雪,盼着天儿冷下来。

“去年大约就两个月的时间,村上就挣了接近40万元,来玩的人特别多。”

“是啊,谁来玩能空着手走啊?他们在村里吃、在村里住,临走还买不少东西呢。”说起冰雪,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充满了期待。

7时许,家里的活儿干得差不多了,村民韩友换了件衣服便钻进了大棚。这大棚是村里今年谋划建设的新产业,也是韩友在种地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来钱道儿。

大棚里温暖如春,小柿子已经开花,一些“心急”的,已经坐果了。

“花不能太多,花多了,结的果就多,结果多了就会影响质量。”韩友忙着为小柿子疏花——宁可牺牲坐果数量,也要保证质量,有好质量才有好价格。

朝阳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们早早便从旅游产业当中尝到了甜头,总结了经验。韩友算计着一定要在冰雪乐园开始接待游客的时候,保证大棚里的小柿子和草莓可以采摘,这样冰雪乐园的内容就更丰富了,也促进了村子的收入。旅游嘛,就要想方设法打动游客、留住游客。

晌午,韩友的活儿还没干完,电话便一次次响起。又是想买大米的城里朋友。

在朝阳村,几乎所有的水田都被村里集体流转了,村民以土地、以工入股,村集体带动全村采用先进的稻田立体综合种养方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

统一种植、统一标准,朝阳村的稻米质量提高了,于是便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商标——“鴜鹭”。

不仅仅是稻米,“鴜鹭”品牌囊括了笨榨豆油、金银米、杂粮等一系列农产品。每年各类农产品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也富起了农民的口袋。2021年6月“东辽县鴜鹭系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被审定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

“农业+产业+旅游”的发展思路,让朝阳村实实在在的富了起来,并带动一个脱贫村和一个薄弱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村支书韩丽作为党的二十大参会代表,大会刚刚结束返回村里的第二天,她便召开了会议,传达了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又结合村子的情况谈了自己的感受。

村民们爱听她讲话,也信她讲的话,他们细数着那些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好政策,心里温暖又笃定。

接下来,朝阳村要怎么干?

答案是——“铆足干劲儿,再向前!”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兴在产业。朝阳村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牵起了水稻种植与棚室采摘,形成了“农业+产业+旅游”一条龙的产业布局,从脱贫村走向了富裕村,而且正走向共同富裕,这一切靠的是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典型经验可复制可粘贴,“朝阳村”多了,乡村振兴就更近了。

吉林日报记者 孙翠翠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