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心的长春市民发现,在长春中心城区大街小巷的显眼位置都贴上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导视图。这一导视图的建设背景就是近日商务部公布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长春市榜上有名。
什么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工作对长春人生活会带来哪些变化?8月31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申报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成功入围国家试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聚集多业态的社区商圈。
2022年4月,商务部等10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长春市积极响应,组织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区、开发区,确定了第一批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向国家申报。
7月,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专家,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审,在商务部网站公示了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评审结果,确定试点地区50个,长春市成功入选。至此,长春拉开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大幕。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让北国春城更有人情味
早晨出门,在小区门口的早餐店吃一屉热气腾腾的包子;晚上下班,到楼下便利店挑几样新鲜蔬菜;周末,去街角健身房挥洒汗水、锻炼身体。在长春,这样的便利生活“兜”个圈就能实现。
“这边就是繁荣商场,蔬菜、水果、豆制品、熟食,以及日常用品、衣帽缝补、钟锁维修样样齐全,价格还便宜,南湖公园10分钟就到,锻炼、买菜非常方便。”提起家门口的便利,二二八社区的居民秦阿姨如数家珍。
和秦阿姨一样,65岁的陈大爷早5点半就去公园锻炼,锻炼完送孙子去上学,步行10分钟就能到学校,回家的路上去市场买个菜,一早上可以干很多事情,生活的便捷让他省心又省力。
“偶尔路上遇到老邻居们聊聊天,感觉这座城市很有人情味,也充满烟火气!”陈大爷感慨,以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做的事情,现在走出小区就能完成,社区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服务应有尽有,生活的脚步在加快,但便利生活圈让市民的步伐更加从容自如。
而最让社区老人满意的是,最近社区还开设了“长者食堂”,老人们享受10元以内的价格就可以品尝多种美食。此外,社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在小区建设了党群服务站等便民服务措施,同时整合便民服务资源,充实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今年重点打造12个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长春成功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后,8月24日,长春市商务局召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今年长春市将在南关区、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主城区和莲花山旅游度假开发区,重点打造1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长春市第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朝阳区)红旗街道富锦社区便民生活圈;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便民生活圈;桂林街道西康东社区便民生活圈;重庆街道新华社区便民生活圈;重庆街道光明社区便民生活圈。(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便民生活圈;站前街道长江路社区便民生活圈。(南关区)南关区重庆路便民生活圈;曙光街道平阳便民生活圈。(二道区)吉盛坊特色街区便民生活圈。(绿园区)万福街便民生活圈。(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莲花山泉眼便民生活圈。
到2025年打造一大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推进会明确,长春市政府将统筹推进生活圈的建设工作,将试点工作与惠民生、促消费、抗疫保供、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支持试点开展适老化服务、社区便民消费节、绿色智能家电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社区居民受益,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2023年,长春市将继续打造不少于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边建设边总结,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经验在全市推广,争取到2025年打造一大批宜居宜住,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长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于长春市培育建设“新兴消费城”,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应急保供能力,推动零售、餐饮等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长春市将全力推动第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按照“两年试点、三年推广”的试点要求,带动全市社区商业,助力长春市经济发展。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