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木窗石雕、飞檐翘角,还有古色古香的巷子里矗立起的一座座牌楼……从启动施工改造至今数月,长春市重庆胡同正悄然上演一部街区“变形记”。
8月30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踏查备受市民关注和期待的重庆胡同步行街改造工程,随着9月末正式开街迎客的日子越来越近,建设单位开始倒排工期,各项改造正有条不紊、加班加点地推进,确保步行街如期开街。
施工现场>>
马蹄石铺装收尾
牌匾安装加速推进
“请靠右侧走,这里正在施工,注意脚下安全!”30日中午,记者一进入重庆胡同步行街改造现场,就被施工工人温馨提醒绕过施工区域。据悉,为了保证商户经营效益,改造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造过程中,商家正常营业,市民也可以正常消费购物。
走到改造工程中段半封闭施工区域内,可以看到施工人员正在铺装马蹄石,还有工人正二人配合着安装牌匾,一旁有铲车运载地砖、沙料,部分楼宇前的路面、墙体外立面已经完成翻新工程,同时,在路面施工范围内设置了“严禁抛物、禁止跨越”的围栏,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此次的改造项目将原有沥青路改为4米宽马蹄石铺装路,重新砌筑花岗岩边石,边石上新建花岗岩铺装。整条商业步行街将限制车辆通行,来满足人行逛街、美食购物的需求。”据项目现场的建设者介绍,本次改造注重自身商业性质特点,选择坡屋顶、灰墙、青砖等元素,塑造现代与传统并重,时尚与文化并举的氛围,实现现代与传统相互碰撞,重塑区域文化内涵。这意味着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将为长春市营造一处全新的城市街道新景观。
全力推进>>
商圈商户和居民
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及施工监管
南关区相关部门正全力推进改造工程,在设施方面确保全面升级。记者了解到,本次改造范围涉及重庆路和重庆胡同两部分,主要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市政排水工程、景观及绿化工程、亮化工程、弱电改造工程。同时,限制车辆通行,适当设置休闲座凳,打造特色商业步行街氛围。
改造工程还注入了大量人文元素。本次改造设计手法与区域内历史文化建筑协调呼应,使街区形成一致的建筑风格,借鉴长春六个老城门,增设6座牌楼,分别为聚宝门、永安门、全安门、永兴门、乾佑门、崇德门,彰显传统文化脉络,重塑区域文化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步行街将保留商户牌匾装饰个性化需求。在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发动了商圈商户和居民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监管,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市民反映的问题逐一做好解答、解决,共解决群众反映问题8个。
目前,弱电管线埋地、外墙涂装和6座牌楼大部分完成,地面铺装完成超过半数,楼体亮化也已收尾,整体工期预计9月30日之前完工。
市民期待>>
“改造后环境更好了
会每天都来转转”
“要说长春市重庆路的特色美食,那可太多了,还都是老门店。重庆胡同改造后,环境更好了,购物更方便了,我每天都会来这里转一转。”采访中,市民吴女士提着一兜食品笑着说。
步行街是一座城市居民生活和零售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购物、餐饮、休闲、地域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近年来,顺应消费升级需求,继桂林路、红旗街等步行街成功改造后,长春市正不断增加老街升级改造项目,积极创新求变带动消费热度回升,展现消费升级新动向。
不少市民针对步行街的升级变化表示,尽管网络购物越来越方便,但相比足不出户的购物,逛街消费更有体验感和互动感,创意十足的小街巷和“烟火气”也是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