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6日
首页
第A04版:[都市/广告]

一家出了两个“211”大学生

她追着姐姐的步伐考入心仪大学

    王瑶(右一)和母亲、姐姐合影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摄

    ■吉林省慈善总会联合城市晚报共同举办

    姓名:王瑶

    性别:女

    年龄:18岁

    高考分数:557分

    毕业学校:通榆一中

    录取学校:延边大学

    人生语录:唯父母与前途不

    可辜负

    王瑶是个乐观开朗的姑娘,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她如愿以偿收到了延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让她高兴的是,录取的专业就是她期盼已久的麻醉学专业,从医,是她从小的一个梦想。

    姐妹俩考入了同一所高校

    王瑶出生在通榆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四口人,除了父母外,王瑶还有一个只大一岁的姐姐。虽然家里的收入不高,但让这个小家最骄傲的是两个女儿都聪明懂事,学习上更是不用父母操一点心。

    去年高考,王瑶的姐姐考上了延边大学动物科学系,从姐姐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起,王瑶在心里就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努力学习,追寻姐姐的脚步考入延边大学。

    “自从姐姐考上延边大学后,我就更加努力了,我就想跟姐姐考到一所大学里,互相还能有个照应。”王瑶说,今年高考查分的时候,是她最紧张的一天。

    成绩出来了,王瑶考得还不错,她毅然选择了和姐姐报同一所大学,选择的专业则是她最喜欢的麻醉学,“我从小就羡慕医生,就想学医,这回终于圆梦了。”

    寄宿生活培养了她坚毅的性格

    王瑶深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在学习上,她始终刻苦努力。

    “我家在农村,距离乡镇学校有三十多里地,家里没有条件日日接送,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过寄宿生活。”王瑶说,寄宿生活让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强自立,也培养了她的性格,让她更懂怎样与朋友相处,也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中考时,我发挥失常,以学校第九名的成绩考入通榆县第一中学,我意识到了我之前的问题,所以更加努力,发奋图强。高中三年,我不敢有一刻松懈,一丝懈怠,我认真听老师的话,老师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放学回家也会认真梳理所学知识,整理笔记。虽然我的家庭在经济上不富裕,但我有自己的精神激励,贫穷从来不是我们的绊脚石,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意志,无论困苦与艰难,我们最终都会一一克服。”

    为了给母亲减负她高考后找了份家教工作

    不过,王瑶最遗憾的是,父亲没能见证她考上大学的这一刻。2022年年初,王瑶的父亲突发疾病,永远地离开了,这样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高考结束后,懂事的王瑶深感赚钱的艰辛与母亲孤身一人抚养两个孩子的不易,所以她找了份家教工作,既能补贴家用,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王瑶说,现在她最心疼的就是母亲,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能让母亲享福。

    “我的理想很平凡,就是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想成为母亲晚年的依靠,有机会的话,我会通过实际行动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我的帮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孩子。”王瑶说。

    妈妈说:

    “她和姐姐都考到一个学校,我真的特别高兴,这是她从小的心愿,姐俩也能互相照应,高中阶段我闺女真的很拼,起早贪黑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现在也算对得起熬的那些夜,起的那些早了。等她俩都上大学走了,我还会进城打工,我不能成为女儿们的拖累。”

    ——王瑶母亲张颖老师说:

    “王瑶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认学,有韧劲儿,我是她的语文老师,她对语文这一学科特别感兴趣,特别愿意做题,希望她在大学期间继续秉持刻苦的精神,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王瑶高中语文老师王海龙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

    参与方式如下:

    (一)线上捐款

    扫描二维码参与网络捐款

    (二)现场捐赠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1616号民政大厦1012室

    (三)银行汇款(捐赠备注:圆梦大学)

    开户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账号:

    22050145010009333333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长春西安大路支行

    如果您想单独资助报道中的考生,请咨询电话:0431-89152170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