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1日
首页
第A03版:[都市]

长春市人民政府召开“2022年长春交通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

长春绕城高速部分车型免费通行

自8月1日零时起实施 除青年路收费站外的10个收费站之间实行点对点免费通行

    7月29日上午,长春市人民政府召开“2022年长春交通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据介绍,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综合交通问题,下定决心全力推进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高通行能力。

    当前,长春城市交通领域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是城市发展带来需求快速增长。城市外扩、人口增加,吸引大量市民向外疏散,但老城区仍集聚了70%以上的工作岗位和公共设施,形成职住分离;同时,作为汽车城,长春市小汽车的千人拥有量为353辆(超过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日均使用频率2.9次/日,拥有率和使用率均位居全国前列。客观上,在早晚高峰产生大量潮汐交通。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显不足。虽然长春市不断加大交通供给,骨干路网粗具规模,路网密度在北方大城市中处于较好水平,但快速路、跨区道路、外围新区路网仍存在很大缺口,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不足,局部路网还存在“断头”、“卡脖”现象。

    三是公交分担占比不够合理。长春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不合理、辐射范围不够,缺乏跨区快线、干线,外围还存在盲区。

    四是交通管控治理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导致长春市交通拥堵程度不断加剧,2021年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下滑至23公里/小时,高德排名位于各大城市末位。

    面对上述挑战,长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交通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全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发布了《长春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制定了《长春市交通综合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及2022年行动计划》,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出行变化。

    长春市建委采取多项举措统筹交通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针对长春市建委作为交管委办公室在统筹交通综合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的问题,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多个环节,需要市、区各级政府机构协同发力。长春市建委作为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长春市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组织邀请了国内一流专家、一流研究机构成立了长春市的交通研究中心,从调结构、增效率、强管理三个方面系统推进,编制了《交通综合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和2022年重点任务》,形成了“工程治堵、政策治堵、公交治堵、管理治堵、科技治堵”工作思路,6月份前,先后分三批次下发379项具体措施,目前已完成283项。

    在工程方面坚持持续供给,2022年重点实施世纪大街快速路、北湖大桥维修加固、东南湖大路延长线等137项重大市政工程项目;全力推进地铁8条轨道线路建设;续建开运街西辅道、前进大街东辅道等“两横三纵”快速路完善工程;加快打通九台路等20条“断头”路、“卡脖”路;开工建设吉大一院地下通道、师大繁荣学校天桥等11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完成了学校、医院、商圈等周边60处交通运行不畅节点综合整治。

    在政策方面坚持绿色引导,2022年主要开展修订《长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加强二环路范围内静态停车管理;在学校周边开展“一校一策”;实施错峰上下班;利用绕城高速免费通行分流市内车辆;研究出台绿色出行激励政策等。

    在公交方面坚持公交优先,2022年重点围绕优化、调整、新增部分公交线路,建设并运营东部快速路公交快线,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增设公交专用道违法抓拍,倡导广大市民乘坐公交,绿色出行。

    在管理方面坚持严格执法,2022年重点开展静态交通专项整治,实施北湖大桥维修加固、世纪大街快速路等重大工程交通组织导改,清理非法占道经营,设置交通严管区,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从严执法,进一步规范全市交通秩序。

    在科技方面坚持智慧引领,2022年主要是统筹推进全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公交智能化应用、交通大数据、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等各类智慧管理平台的整合、优化和建设。实现全市信号灯联网联控,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建设快速路上桥匝道控制系统,加快从传统治理向智慧化治理过渡。

    在上下共同努力,全体交通参与者大力支持下,上半年经评测,已完成治理的60处交通运行不畅节点,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8%;第一批落实“一校一策”的15所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有所改善,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升9.78%;全市交通根据高德地图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6月份市区平均车速为24.8公里/小时,同比2021年平均车速提高了9.21%,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了7.3%。

    接下来,对北湖大桥维修加固、世纪大街快速路、南四环桥维修加固等重大基础设施施工期间,带来的出行不便,恳请广大市民朋友们理解支持。

    长春市交通运输局持续推进“公交优先”吸引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针对公交优先是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交通运输局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在绿色出行方面有什么举措的问题,长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长春市政府实施交通综合治理的总体部署,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始终把公交优先放在首位,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升公交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吸引和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年初以来,共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增加公交服务供给。采取线路延长、调整走向、增设站点等方式,在北湖、高新、净月、南部新城等区域调整公交线路35条;通过开设区域内微循环、衔接轨道交通等方式,8月底前新增公交线路20条;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通414条定制线路,为中小学生提供定制专线公交服务。

    二是优化公交线路运营组织。缩短车隔50条、提前发车时间10条、延长与轨道交通衔接线路末车时间50条、增加配车30条,提高公交吸引力。虽受疫情影响,7月份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76万人次(轨道56万人次、公交120万人次),同比增长7%。

    三是开设东部快速公交线路。利用东部快速路桥下道路空间,在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开设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南起净月区天普路,北至北湖开发区大学城路,全长25.5公里,设站25处,与轨道交通2、3、8号线和在建6、7号线形成换乘,配备车辆40台,车隔5-7分钟,票价2元,全路段设置公交专用车道,7月30日投入试运营,解决沿线市民乘坐公交快速出行需求。

    四是推进公交乘车便利化。加快公交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8月底前实现手机APP实时查询公交车到离站信息,方便乘客候车。

    在绿色出行方面,重点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持续增加公交线网覆盖,加快推进轨道、公交、共享自行车站点零换乘,不断提高公交分担率,打造快速、准时、舒适、智慧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积极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下一步要继续在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谋划快速公交建设,满足长运距、跨区域的快速公交出行需求;继续优化调整公交线网,为城市周边新建成区域提供公交出行保障;围绕轨道交通末端站点,规划开通一批社区巴士,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长春市教育局采取“四项措施”使学校周边道路运行速度提升9.78%

    对于教育部门在交通综合治理中采取了哪些举措?有什么成效?下一步还有什么打算的问题,长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春市主城区中小学生近40万人,学生上放学产生的交通流量,是主城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全市开展交通综合治理以来,教育系统主动作为,积极参与,选取了师大明珠学校、赫行实验学校等15所学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交通治理工作。目前看,治理效果明显。通过专业评估,学校周边道路运行速度提升了9.78%。

    长春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实行“一校一案”。针对试点学校,我们采取“一校一案”“一校一策”的办法,切实提高治堵的针对性。

    二是广泛动员。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发出倡议书,引导学生绿色出行,最大限度形成共识。

    三是增设设施。在学校门前建设立体过街设施,保障学生通行安全;

    四是强化管理,设置交通严管区,增加“护学岗”人员,共同维护学校门前交通秩序。

    通过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学校周边道路拥堵,保障了学生上下学安全。

    下一步,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是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利用暑假时间,在主城区所有336所中小学全面推进交通治理工作。目前,初步完成了省二实验、宋家小学等15所重点学校的治理方案。

    二是强化措施,务求实效。通过推广“警家校”模式、分学段错时上下学、增设护栏、设置临时停车场等措施,确保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学生出行安全顺畅。

    三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积极与建委、交通运输、交警支队等部门密切联动,与属地政府积极配合,合力做好治理工作。

    长春交警全力打造350条交通严管街路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对于长春交警在管理治堵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么样的效果的问题,长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长春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部署,长春交警全力打造350条交通严管街路,这350条严管街路,涵盖了市区内各个主要商圈、医院、学校、市场等人流车流集中的街路。

    一是以交管勤务保畅通。长春交警从支队班子到民警协警全员上岗,路面固定岗点数同比增加33.6%。25处商圈、12所大型医院部署300余名警力驻点巡线,全体女交警设立“助学岗”180处,摩托车勤务设置100台,保障快速路上下桥口和易拥堵路段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现场处置拆解。长春交警还特别针对恶劣天气、敏感节点、重点时段、关键部位,提前进行评估,有针对性部署警力。

    二是以严管整治保畅通。长春交警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交通安全整治、改装车整治、酒醉驾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交通路口文明通行整治、夏季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严管严处群众反响强烈的、易产生交通拥堵的、易肇事肇祸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年初以来累计查处酒醉驾4414件、涉牌涉证1415件。

    三是以宣传教育保畅通。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浓厚氛围。交警双微平台、交通诱导屏和警车LED显示屏滚动曝光违法信息。宣传民警进社区、进学校等交通宣传“十进”活动,走进学校、运输企业等458次。

    四是以科技智能保畅通。长春交警专门成立拥堵检测分析研判专班,借助电子地图、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精准测算各街路、各点位交通流量和平均车速,系统梳理早高峰27条拥堵街路、晚高峰35条拥堵街路、全市79处拥堵点位。借助长春城市智能体交通治堵场景,在严管街路中深入推进智能交通管理,汇集海量数据来解决城市治理各个场景下的实际问题。

    五是以管理设施保畅通。长春交警全面提升交管设施建设水平,上半年施划复划标线3.7万平方米,安装标志267面,设置护栏15公里,现已有全彩交通诱导屏138块,年底前将继续在严管街路上新建交通诱导屏65块,交通信息提示屏200块,全面提升交通诱导信息覆盖率,通过实时发布交通诱导、交通安全提示、违法告知等信息,为广大驾驶员出行提供参考和便利。

    从8月1日零时起长春市将对通行长春绕城高速公路的部分车型实行点对点免费通行

    为加快市政道路建设,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有效分流市区车辆,长春市政府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8月1日零时起,对通行长春绕城高速公路部分车型实行点对点免费通行。

    一、免费通行路段

    长春市绕城高速公路路段,车辆在长春绕城高速的长春南收费站、净月收费站、长春东收费站、兴隆山收费站、远达大街收费站、长春北收费站、和平大街收费站、长春西收费站、汽车厂收费站、硅谷大街收费站,共计10个收费站点对点通行,免收通行费。

    二、免费通行车型

    1型客车(车长小于6000mm且核定载人数不大于9人的载客汽车),车籍须为长春地区籍(“吉A”牌照)。

    1-6型货车(含专项作业车)及办理《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大件运输车辆,不限车籍。

    三、免费通行方式

    1型客车须办理ETC,通过ETC专用车道进出高速公路。未办理或不使用ETC通行的1型客车正常收取通行费。

    1-6型货车不受通行方式限制,MTC、ETC均免费通行。

    四、免费政策实施时间

    免费政策自2022年8月1日零时起实施。

    五、提醒广大通行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长春绕城高速除青年路收费站外的10个收费站(长春南收费站、净月收费站、长春东收费站、兴隆山收费站、远达大街收费站、长春北收费站、和平大街收费站、长春西收费站、汽车厂收费站、硅谷大街收费站)之间实行点对点免费通行,即车辆出、入口均为以上10个收费站的方可免费通行。青年路收费站目前车流量大,高峰时段经常发生拥堵,无法承担新增分流任务,因此不执行此次免费通行政策,进出高速公路的行程需正常交费。

    二是因绑定银行卡透支、欠费等原因列入禁用名单的ETC车辆不在免费之列,少交、未交、拒交高速公路通行费被列入稽核名单的车辆不在免费之列,不能享受绕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三是ETC设备故障、设备拆动、串用ETC标签等原因,导致ETC交易失败,相关车型不享受绕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四是无通行介质,无入口站信息,行驶路径超出长春绕城高速范围车辆,不享受绕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

    五是为提高通行效率,保持良好通行秩序,请广大通行者优先选择ETC通行,并根据收费站导流屏和地面标识提示,按规定车道和限速行驶。

    六是提醒长期未通行高速的广大ETC用户,及时到办理银行或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发行网点,检查ETC设备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七是未办ETC的用户,可到市内各ETC合作银行网点及高速公路收费站免费办理安装ETC设备。相关问题可咨询吉林高速24小时客服电话96122或登录“吉行高速”微信小程序查询。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