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2022年5月开始,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工局、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开展为期6个月的“喜迎党的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文化活动。
从7月4日开始,本报记者分赴全省18个村屯(社区),深入老兵所在村庄、社区,面对面采访、心贴心交流,抢救性挖掘老兵英勇事迹,全面整理老兵珍贵记忆,留存老兵参战实物,拍摄老兵影像资料,讲好老兵英雄故事,热情颂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通过真实鲜活的讲述和报道,引导全省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勇担时代使命。
从7月20日开始,本报开设“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主题宣传活动专栏,共同聆听老兵红色故事,一起回忆峥嵘岁月,赓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经过岁月的磨砺,今年已经91岁的老兵樊金良身体情况不算太好,他出行需要坐在轮椅上,耳朵也有点背。不过一回想起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老人依然是慷慨激昂,侃侃而谈,“战场上谁不害怕,不害怕不成木头了吗,害怕也得和他们干,你不打人家就要打你!”
樊老军龄8年,为志愿兵,四级伤残士兵。1950年10月19日-1951年2月20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而他胸前挂满的军功章写满了他传奇的军旅故事,也见证着他为保卫新中国所挥洒的青春与热血!
老人至今仍清楚记得,1950年10月入朝时,他所在部队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他和战友负责追击敌人,全班向敌人所在的汽车冲锋。“当时我跑在前面,发现敌人在汽车底下向我们准备射击,我就一下子冲了过去,迅速将敌人打死,保住全班战士没有受伤!”樊金良说。
令樊金良记忆最深的还是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当时我们护送前军后撤,阵地上打得非常惨,营长牺牲后,教导员就带我们走西边。敌人上来一排,我们也急眼了,教导员拿着武器直接冲向敌人堆,我们挨个扔手榴弹,坚持一个多小时,直到天快黑了,后续部队上来把敌人打退了!当时战场上我们真是什么都不怕!”樊金良坚定地说。
就这样,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樊金良用手榴弹、枪同战友阻击敌人17个昼夜,完成部队战略转移。部队受上级通令嘉奖,范金良个人也获得口头三等功嘉奖,1955年部队给樊金良邮来一枚三等功奖章。“除了能打胜仗外,我们入朝战士还严守军纪,不动朝鲜一草一木,我也被评为优秀战士!”樊金良说。
通过樊金良老兵的讲述,让人们了解到那段战争的残酷,了解到志愿军战士坚定的信仰和钢铁的意志,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幸福生活。“很多我们国家的好男儿因为这次战役客死他乡,再也回不到自己亲人的身边。甚至有些人连完整的尸首都没有办法带回去安葬,可见这场战争有多残酷。而这些为了我们国家光荣牺牲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樊金良说。
最后樊金良老兵也不忘嘱咐下后代,“你们赶上好时代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啊。你们要多学习,要把这种光荣传统,这种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实习生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