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法院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加大审判执行工作力度,尤其是3月份以来,努力克服严峻复杂疫情的影响,确保疫情防控抓得紧、审判执行工作不停摆。上半年我省法院结案率位居全国第2位、结收比位居全国第1位,省高院机关结案率位居全国高院第3位、结收比位居全国高院第5位,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生效案件服判息诉率等质量效果指标同比向好,执行质效22项指标中21项进入全国前十、18项进入全国前五,诉讼服务质效指标位居全国第3位,审判执行质效延续了近年来稳固领先的良好态势。
全省法院坚持质量与效率并举,推动审判执行工作由“效率型”向“效益型”转型、由成“形”向积“势”转变。聚焦主责主业。针对2021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大幅增长的态势,精准分析研判,在年初召开的全省法院工作视频会议上,鲜明提出“1313”总体工作布局和全省法院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审判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为全省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导向和目标指引。
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影响,省法院在疫情结束后第一时间于5月5日在全省法院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审判执行攻坚”专项行动,各地法院积极响应,有序推动落实,截至7月5日专项行动结束,全省法院2022年5月5日前存案清结率66.3%,省法院存案清结率77.18%,攻坚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贯穿工作始终,尤其是疫情以来主动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式,努力满足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进一步服务保障大局。全省法院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主动找准工作切入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惩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精准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及时发布涉疫、涉农典型案例,依法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民事纠纷、涉企纠纷,秉持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灵活施策兼顾利益平衡、促进执行和解,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树立诉源治理与执法办案工作并重的工作理念,提出新收案件总体下降的工作目标,加强诉调对接,扎实推进“法官进网格”“百姓说事·法官说法”等工作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以司法裁判为主向注重诉前化解转变、由单纯办案为主向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转变,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实现源头预防、非诉在前、诉讼断后的分层递进社会治理路径,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外。上半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23.18%。
进一步强化线上办案。坚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至上,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移动微法院、吉林电子法院等“非接触”方式参与诉讼活动,将办案方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加强对诉讼当事人的制度解读和操作指引,强化网上证据交换、网上开庭、网上执行等功能应用,对于需要合议、法官会议的案件,通过钉钉视频会议的方式及时在线研究讨论,实现“足不出户”定分止争,上半年,全省法院网上开庭同比上升35.65%,网上调解同比上升69.09%,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执法办案工作的影响。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