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4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提出,努力把其建设成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创新引擎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东北亚开放创新枢纽区、创新创业生态样板区、“数字吉林”建设引领区。喜报传来,意味着净月高新区发展站在了新起点。
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城、创意文旅之城等亮眼名片,到认真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再到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净月高新区这片活力四射的沃土,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2022年,净月高新区为实现更远大奋斗目标,将“乘东风”开启全新征程,一起向未来,奋力书写满意答卷。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净月·一起向未来》系列报道,全方位报道净月高新区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服务民生等发展亮点,喜人成绩。
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净月高新区名字中的“新”已经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随着全市疫情防控进入巩固成果、“动态清零”、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阶段。净月高新区有力有序推动区内孵化载体及在孵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自营孵化载体已经全部复工复产,纷纷在“自创区”的喜报中开启“加速键”。
“净月高新区为我们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专业精准的帮助,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组织施工人员加班加点,把疫情耽误的进度赶回来。”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净月高新区的支持下保证了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落位于净月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的通视光电是由中科院光电领域专家团队创业发展的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机载光电设备领域品类最全的单位,也是国内研发生产高端航空机载光电设备的一家民营企业。
“净月高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在长春首屈一指,基地园区为增压调试提供的硬件条件非常好,相信随着‘自创区’的成功批复,企业发展也会更好。”据微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型高科技公司,并承建中国第一条L4级无人驾驶量产产线。2020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中国一汽集团“瞪羚企业”,一汽集团“科创板储备企业”。
净月科技成果承接转化基地由净月高新区打造,面向吉林省、长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大需求,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网络化的创新生态孵化平台。目前,优飞光机、奥特麦森、九鑫泉科技3家光电类企业暂时在基地园区外落位孵化。
“疫情期间需要做环境测试,区里负责送到场地,又送回来,并进行消杀。”据长春优飞光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已于四月中旬复工,主要从事精密光学仪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春市专精特新企业。
长春市九鑫泉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到复工复产通知后,在净月高新区的积极帮助下,近一个月里争分夺秒抢抓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该公司是以光学、机械、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经销为主的新型现代公司。
“公司落位净月是正确的选择,国家自创区的获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据长春奥特麦森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主要致力于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光源的光束质量、光束整形与控制、超精密机构与运动控制技术、超快激光电控系统、高精度测量镜头及系统、快速反射镜及控制系统等。
孵化载体是推动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净月高新区孵化载体达到38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6家,在孵企业近8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并建成净月区创业服务中心、吉林青年创业园、吉广国家广告示范园、玖壹咖啡众创空间等一批领先孵化载体,为在孵企业产业化、规模化提速。
疫情期间,净月高新区按照省、市部署,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对驻厂封闭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模式,所属街道和社区上门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支持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部分孵化载体携手在孵企业踊跃开展物资捐赠助力抗疫,共渡难关。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次氯酸消毒液10吨、次氯酸雾化机100台,防护服1000件、N95口罩10000个、方便面752箱、手持喷雾6箱。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下一步,净月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实施创新孵化提质增效、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双创服务提档升级三大工程,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化赋能加速平台,加快发展区域主导产业集群,构建全省创新创业高地。
陈霖照片由净月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