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警方快速反应,火速拦截,成功防范两起电信诈骗案件,分别避免受骗群众经济损失55万元和600万元。
六旬老人拒接家人电话去汇款
12月25日14时01分,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报警称,其68岁父亲疑似遭受电信诈骗,正前往银行汇款途中,拉黑、拒接所有家人电话,现无法确定其位置。
获此情况后,情指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劝阻机制。一是问清具体情况。与报警人持续联系,详细问清老人体貌特征、受骗经过、电话号码等情况,并对其安抚;二是联系受骗群众。安排专人,反复拨打受骗老人电话,防止在此期间诈骗分子继续对其“洗脑”。14时07分,民警与老人取得联系,表明身份,了解情况后,告知其正遭受诈骗。
经工作,受骗老人透露自己带55万元银行卡和存单准备去银行汇款,现在地铁2号线吉林大路站,乘坐地铁往西环城路方向行驶。
民警与受骗老人持续通话,想方设法阻止其继续乘车前行,为出警民警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情指中心立即指令公交分局,调度吉林大路地铁站民警前往处置,并与公交分局密切联系,实时调度掌握情况。
14时10分,公交分局根据指令,调度地铁2号线驻站警力“前堵后追”予以拦截。14时12分,吉林大路站民警与受骗老人取得联系,苦口婆心劝其面谈,约定在文化广场站见面,并乘地铁前往。14时28分,民警在文化广场站找到老人,表
明身份后将其搀扶至警务室了解详情、耐心劝导,揭穿犯罪事实,告知与其类似诈骗案例,最终使其意识到被骗事实,避免其经济损失55万元。
事后,受骗老人及家属对公安机关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举动表示由衷感谢。
七旬老人欲将600万元转至“安全账户”
12月27日11时37分,110报警服务台接到一女子报警称,自己在上海,家在长春的70岁父亲给其打电话,索要银行卡及密码,不透露原因,疑似遭受电信诈骗。
接到报警后,接警员立即连续3次拨打老人电话。11时39分,接通后,即刻表明身份询问具体情况。老人表示严重质疑,声称“自己在银行,我的钱别人不要管”。
接警员意识到事态紧急,遂耐心劝
说其将电话交给银行柜员。民警在向银行柜员表明身份问清银行地点后,告知其立即停止办理取钱、转账、汇款等业务,等待民警前往处置。11时41分,长春市公安局绿园分局正阳街派出所民警接到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指令后,仅用3分钟到达指定银行找到受骗老人,了解情况、耐心劝导,并将其拉至派出所。
老人到达派出所后,拒不听信民警言语。民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致解释,用身边事例警示劝导,揭穿真相,最终使老人幡然醒悟意识到被骗事实。经询问得知,老人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信以为真,欲将所有银行卡内共600万元转至骗子指定“安全”账户。受骗老人醒悟后,饱含热泪,久握民警双手再三表示感谢。
警方提示,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的诈骗手段有九种,包括贷款类诈骗,兼职刷单类诈骗,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虚假色情服务诈骗,冒充单位、公司领导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冒充老师诈骗。
而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到“三个不要”,即不要轻易相信,不要轻易泄密,不要轻易汇款。“六个一律”,陌生号码让你转钱的电话一律挂掉,陌生号码让你转钱的信息一律删掉,陌生号码让你点击的链接一律不点,陌生号码让你提供的验证码一律不说,陌生号码告知你中奖信息一律不信,陌生号码告诉你熟人介绍一律核实。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