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
首页
第A05版:[都市]

“双 11”将至 网络购物需警惕

如何才能安全网购?请了解骗子们惯用的七大伎俩

    一年一度的“双11”即将到来,不少“剁手党”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血拼”一场了。但是大家一定要理性购物,因为有些诈骗分子们也“整装待发”了!25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了解到以往“双11”期间网购骗子们的惯用骗局,请大家提高警惕!

    急速贷款诈骗

    “双11”当天,购物金额超出预算是常有的事,而这也恰巧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骗子通过群发可提供无需担保、月息低、秒到账小额贷款的短信息,诱骗被害人缴纳保证金、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或点击不明网络链接的方式骗取钱财。

    预售诈骗

    “预售”是近几年来“双11”期间各大网购平台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很多商家为了抢占先机,会提前通过短信或微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而这一环节,正好给骗子提供了一条诈骗渠道。

    不法分子以“提前购”“预售”“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向用户发送包含木马链接的短信或者微信消息。用户点击后,木马病毒随即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而除了网购链接被植入木马、钓鱼网站,还有不法分子会在“预售”活动上做文章,骗取买家“定金”。

    红包诈骗

    骗子通过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群发“发给您一个‘双11’现金礼包”之类内容的信息,此类信息一般具有“红包总金额较大(号称总金额高达上千万)”“人均能抢到几百元”“不显示朋友抢的钱数”“打开会有链接”“领取要填个人信息”“抢到红包达到一定金额才能存入零钱”等,被害人一旦点击,将会被链接引导至骗子伪造的网站进行消费,或者被骗子在手机中植入病毒,骗取钱财。

    中奖诈骗

    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双11”期间举行各种抽奖活动,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消费者发去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在登录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

    到付骗局

    有些网友会莫名奇妙收到快递,却对该快递毫无印象,快递员会以货到付款订单的名义,要求你支付货款,而且还不给验货。看到面单上注明是手机,只需要支付100元的货款,你就会以为是占了便宜而动心,在支付款项后,拆开包裹一看,才发现其实是砖头。

    退款诈骗

    顾客在网上付款后,骗子冒充客服以系统故障等为借口谎称交易不成功,请事主办理退款、退票手续,随后将之前制作好的钓鱼网址,作为退款网页通过手机短信或QQ发送给事主。事主登录“退款网站”并按提示填写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骗子在后台截取事主信息资料,随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上盗刷消费。

    刷单骗术

    骗子会在网上发布一些诚招兼职刷单的信息,以新开网络店铺需快速增加交易量、提升网上好评度、信誉度为由,通过互联网招募刷单人员,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要求事主在指定的“网店”通过银行汇款或支付宝转账支付货款,事主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转账,对方骗取钱款后即将事主拉黑断绝联系。

    对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尽量在正规的电商平台购物,与卖家的沟通都要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不要使用微信、QQ等私人联系方式,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下载“卖家”发来的不明链接、红包,不要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同时,保留消费凭证,妥善保管订货单、发货凭证、发票、聊天记录等凭证信息。

    保护好个人信息。保护好您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尤其银行发来的验证码是您银行账户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时候都不要泄露给陌生人!对于自己没有使用过,并不熟悉的APP功能,不要轻易下载和点击,要与App客服沟通,搞清楚后再使用。发现被骗后应及时打110报警,或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5维权。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