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2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台多条政策推进“秸秆变肉”工程建设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9月17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加快建设全国优质肉牛产业基地,推动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我省发布的《意见》对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作出更为全面具体的部署。

    强化政策带动,突出全产业链发展。我省在今年4月7日出台了《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牛十条”政策出台以来,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增势强劲。创新推出“吉牧阳光贷”“吉牧e贷”“九牧宝”等新型金融产品26个,发放肉牛产业贷款45.89亿元。截至8月底,全省肉牛发展到491.1万头,其中出栏144.1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1.3%和24.7%。

    精准扶贫中小养殖户,促进共同富裕。全省肉牛养殖主体30.5万户,其中养殖规模20头以下中小养殖户占比近90%,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是我省肉牛养殖的主力军。为了创造条件让农民能够靠勤劳致富,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针对中小养殖场户,《意见》明确提出对建档立卡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申请5万元以内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养牛贷款,由各市县在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贴息资金,按现有政策给予三年全额贴息补助。对有意愿养殖肉牛的农户,金融机构给予5万元以内三年全额贴息贷款。所需贴息资金,可按规定由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补助承担,超出贴息政策的利息差额由省和市县按8∶2比例分担。

    对养殖肉牛数量20头以下、扩大再生产贷款100万元以内的农户,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农担贷款贴息支持,优先支持农户发展基础母牛繁育。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鼓励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小养殖户提供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疫病检测、诊断治疗等实用科技服务。

    财政政策支持,专项资金落实。发展肉牛产业是我省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财政部门表示要结合部门职能抓好贯彻落实。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学志表示,对于种牛引进、动物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公益领域项目,主要采取财政直接补助或者事后奖补的方式给予支持。从国外引进的种公牛每头补助1万元,引进的基础母牛每头补助3000元。

    对于养殖、屠宰、加工这些竞争性领域项目,省财政厅采取设立风险补偿金、贴息、贷款担保费补助、保险保费补助、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通过市场化方式给予间接支持。对于利用小额信贷和创业贷款担保的贷款,5万元以下财政部门要提供三年以内的全额贴息,对于适度规模的从事肉牛产业的企业,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在设立风险补偿金的基础上,又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对于规模比较大的肉牛养殖加工企业,采取股权基金跟投的方式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园区,特别是养殖园区的建设,主要利用政府专项债券进行园区包装的方式给予支持。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