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8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不忘初心保家卫国

——访老兵李凤喜

    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徘徊生与死的边缘。在珲春市有这样一位老兵,年轻时,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驰骋疆场,挥洒血汗;退伍后,他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倾尽全力。他就是老兵李凤喜。

    日前,记者来到珲春市李老家中拜访。年近九旬的他,身体十分硬朗,记忆力也不错。每每提到难忘的峥嵘岁月,他仍然情绪高昂,眼神里、话语里无不透露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深情。

    1933年,李凤喜出生于江苏沛县。1949年,16岁的他正式入伍。1950年的一天,李凤喜所在的部队从上海坐火车一路北上,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

    回忆起作战时的艰苦,李老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当时敌我装备差距十分悬殊,战场上硝烟弥漫,形势严峻,很多战友牺牲在枪林弹雨里。”后来,李凤喜加入到了增编的23军负责爆破。那时,同一部队的军人手里都有一个笔记本,记录了其他战友家人的联系方式。“我所在小组其中一位战友名叫李兆坤,比我大2岁。有一天,敌军飞机投来的炸弹当场把他炸死了。回国后,我就按照笔记本上的地址去看望了他父母。”一次战斗中,李凤喜被敌人的炮弹炸晕,昏迷了7天7夜,他的腿也因此落下了残疾。

    1957年,李凤喜退伍后,一直在煤炭企业工作。工作中的他依旧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脏活累活抢着干。“人不能光吃老本,要争取立新功。我虽然身残,但志不残。”

    如今,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这让李老感到无比欣慰。“吃水不忘挖井人,希望年轻人能够牢记革命先辈,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加倍努力奋斗,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吉林日报记者赵梦卓实习生张宇涵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