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帮我们换了1000米的抽水管道,大家现在不愁用水了”“村里联系专家到田间讲防虫知识,我们都很高兴”……在这首山歌的诞生地江西省兴国县,提到基层干部,当地百姓纷纷点赞。
在抗战关键阶段开展延安整风;在即将全国执政时,提出“两个务必”;在改革开放之初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期,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每逢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会以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擦亮自我革命的底色。
“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
2021年7月6日晚,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中国共产党党旗与外国政党党旗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和世界各国政党领导人共聚“云端”,深入探讨人民幸福与政党责任,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展现在世界面前。
这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的奥秘所在,更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开创未来的职责担当。
百年薪火相传,百年历久弥新,伟大建党精神必将激发全党全国人民逐梦前行的磅礴力量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85年前,为了寻解“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中国“西北角”。
在采访中,斯诺为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所打动,认为“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如今,斯诺探访过的大地早已换了人间,而精神之火绵延不绝。
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到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伟大精神一脉相承、代代相传,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说。
建党百年之际,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扫者络绎不绝。
因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的3位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墓前,放满了写给先烈们的信。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同济大学一名“00后”新党员在信中写道,“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在嘉兴南湖的水波粼粼、井冈山头的翠竹青青、西柏坡上的白云悠悠,留存于大江大河的奔涌、日升月落的永恒,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今天,中华民族又站在新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仍未结束。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更要高举真理火炬照亮前行之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更要牢记为什么出发;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要紧紧依靠人民,汇聚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建党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祝灵君认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落实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部过程之中。
湖南省长沙金鼎山育种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繁忙而有序。
“储备超高产技术,保障基本口粮安全。我们要把这件事扎扎实实做下去,不辜负前辈们为国为民的初心。”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
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
从科技攻关第一线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从航天空间站到城乡最基层,从机关单位到工矿企业……伟大建党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伟大力量,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激起更多中华儿女的心灵共鸣。
中共一大纪念馆人头攒动。鲜红的党旗前,参观者重温入党誓词的声音铿锵有力。
从2021年7月7日起,“伟大建党精神”展陈与参观者见面。“我们要建设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守护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让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初心在上海这座光荣城市永放光芒。”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薛峰说。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昂首挺进,要以伟大建党精神鼓舞斗志、指引方向,汇聚“再赶考”的磅礴力量,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解锁“强国有我”的精神密码。
同新四军老战士一道回望沙场硝烟,听小岗村“18个红手印”的故事,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红色基因融入青春的血脉,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伟大建党精神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
从1921到2021,再到2035、本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路向前,必将以新的精神伟力书写新的时代篇章,必将以新的伟大胜利铸就新的精神丰碑。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晓松、胡浩、史竞男、丁小溪、高蕾、王子铭、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