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首页
第A04版:[专题]

老党员秉初心,不负使命

医心向党赞百年 ——吉林省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党员代表心声录(上)

    /前言/

    唯有热爱,方见星辰大海

    百年历史,为民谋福;千万医者,与党同心。

    每一名党员,在入党时便种下了一颗“信念的种子”,为的是“护佑生命,救死扶伤”,为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适值建党100周年之际,吉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城市晚报推出“医心向党——吉林省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党员代表心声录”特辑,不同党龄共歌党性,重温入党情怀,再现党员风采。

    寥寥话语寄深情,此腔热爱,可见星辰大海。

    党龄七十年

    王淑学:愿意把毕生精力献给党

    王淑学,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1929年11月生人,1951年2月2日入党。曾获省直先进工作者升级奖励和吉林英才奖章。

    /入党心声/

    1948年,长春第三军医大学刚成立,我们是第一批由高中考进的大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没有共产党,我们连饭都吃不上,怎么还有可能上大学?当时的榜样人物就是赵一曼、江姐、董存瑞等人。如果能入党,是特别光荣的事情,都愿意把毕生精力献给党。

    群众利益不能侵犯,个人利益不能高于群众。我入党的时候,是由群众提名说优点。作为党员,最后得带领群众进入共产主义,不能忘了群众是第一;作为党员,放在哪个地方,都是一片纯粹的红。

    党龄六十年

    饶明俐: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们义无反顾

    饶明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入党,被网民亲切地称呼为“楼梯教授”、“‘80后’大医生”,2020年荣获中国最美

    医生、中国好医生等荣誉。

    /入党心声/

    我们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不怕牺牲,就希望国家好。

    大家在小说或电影里面看到的江姐故事、渣滓洞集中营以及地下党通过沙坪书店传递情报等,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那时,我还在南开中学读书,已开始组建学生自治会,掩护地下党,救援进步同学。

    1948年,重庆地下党的工作异常艰难,遭受重创。当时,有一些进步的中学生就已经加入地下党,开展工作了。年纪还小的我,虽然还没有加入党组织,但却成为了地下党支持组建的南开中学自治会的学生领袖,和重庆大学以及其他中学的学生共同组织“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领导学生积极参与爱国运动。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课,却在路上听学校的一位工友说,特务来抓女学生地下党了!有位女学生一看事情不妙,借口说到旁边的教员休息室和老师请假,我见机赶紧召集所有同学将教员休息室团团围住,不允许特务抓人。特务见势不妙,没有得逞。当天晚上,这名女同学就被地下党乔装救走了。

    当时,学校有三位老师被特务抓走,再没有回来。而我,为了避风险,在外面躲了1个多月。后来,被我救下的这位女同学特意写了一篇《记我的救命恩人——饶明俐》致谢。

    新中国成立的前一晚,是最黑暗的时刻。当革命义士们在渣滓洞中经受非人的折磨时,我们学生会的学生,男生各个手握着棒子,女生相互支撑拥在一起,静静守卫在校园里,听着中美合作所传来的枪声,等待着新中国的黎明!

    解放不容易,牺牲了那么多英雄义士。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了,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们便义无反顾,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骨髓。

    王革:不忘党培养,不忘回报社会

    王革,退休前任长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1939年8月生人,1960年6月19日入党,1993年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八届全国及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入党心声/

    由于家庭困难,我的高中和大学期间始终享

    受党和国家的助学金,我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精湛的技术,全身心地为患者服务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养。

    身为共产党员及科主任,在医疗设备简陋、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时,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在抢救病人昼夜不休,既拼技术也拼体力的场合,身先士卒从不退缩。每当从死亡线上成功抢救病患,享受挽回生命喜悦的同时,更是提醒自己不忘党的培养,不忘回报社会的初心。

    在医生这个岗位上,退位不退休,一直工作到80岁。

    金钟焕:虽已87岁,仍在出诊

    金钟焕,通化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内科专家。1935年生人,1958年入党,从事临床工作近60年,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党内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通化市资深名医。

    /入党心声/

    虽已87岁,仍在出诊。我对党的初心仍年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多年来,我在诊治患者的同时致力于医学研究,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新疗法33项;开展肝肾、胰腺囊肿的酒精硬化疗法100余例,其中10项特殊治疗项目填补了国家或省、市空白。观察研制的“复方胃康宁”胶囊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高酸性胃病——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有同步综合治疗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

    别恩华:退休后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别恩华,曾任通化市计生委副主任、调研员。1937年11月生人,1961年11月10日入党,退休后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1年被评为通化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

    /入党心声/

    我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

    1952年8月,我小学毕业就面临辍学,因父母收入有限,9个子女中我是老大,再念初中就需要到95里之外的临江县城,谈何容易。班主任李玉璞建议父亲让我报考师范学校。于是,我考入了辽东省立通化师范学校,不收学费,免收伙食费,每年还发衣服。

    毕业后,当了小学教员。后因工作借调,与群众接触较多。尤其是1960年期间,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发动群众采榆树叶、扒榆树皮做代食品;多种瓜菜代替粮食;秋季发动群众用苞米叶儿做代食品,胜利地度过了暂时困难,——从中看到了群众的巨大力量,体验到中国共产党确实伟大!打心眼里涌现出要求入党的信念!

    党龄三十年

    孙凌:培养新党员,让身边充满更多的光和热

    孙凌,现任吉林省前卫医院中医康复科护士长。1971年生人,1989年参军,1990年11月入党,2003年在抗击“非典”疫情期间被评为“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入党心声/

    18岁那年响应国家“保家卫国”的号召,走进了绿色军营,成为了一名军人,由于工作、思想各方面表现突出,19岁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我面对的患者群体多是偏瘫、肢体活动障碍需康复的患者,他们行动不便。有的出门理发成了难题,我就买来剃头推子和洗头盆;看到家庭困难的患者,还会为他们捐钱和衣服。作为一名护士长,一名党员,我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身边的年轻护士。对他们,我不只是负责管理、监督、授技这么简单,我还在思想上引导他们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我介绍和培养的党员也有几十名,看见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也深感欣慰。

    许哲云:时刻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许哲云,珲春市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员。朝鲜族,1970年6月生人,1989年参军、多次被部队嘉奖,1991年6月入党,先后获得“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扎根平凡岗位,时刻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我目前是消毒供应室一名普普通通的消毒员,工作中我态度端正、虚心好学,努力完成好科室和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记得有一次,因为设备老化的原因,高压蒸汽锅炉出现了泄气现象。发现危急情况时,操作间内已是雾气滚滚,我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冲进去成功关掉了设备阀门,事后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赞誉。

    党龄二十年

    吕国悦:战“疫”前线重温入党誓词更感骄傲与自豪

    吕国悦,吉大一院肝胆外科教授、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1977年5月生人,1999年入党,2020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中国好医生抗疫特别人物等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2020年新冠疫情初始,吉大一院支援武汉,当我带队逆行出发、最后回头望向家人的时候,心中甚至做好了这是一场永别的准备。抵达一线后,面对未知的病毒、陌生的环境、艰难的任务挑战时,我们迅速投入战斗状态,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通宵达旦地抢救重患、攻坚克难组建“战地”ICU、锐意创新完成“一线四大发明”,昼夜不息坚守到武汉“解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在一线重温那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我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并且最终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永生难忘的岁月,刻骨铭心的记忆,让我更加为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人而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刘艳梅:入党时,我喜悦我激动但更有了沉甸甸的责任

    刘艳梅,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1964年生人,1994年入党,先后获得省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从小就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母亲告诉我,长大了,要好好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起,“共产党员”这四个字,在我的心中深深扎根,让我充满敬仰与向往。

    1987年,我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内科,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我的主任为人坦荡无私、业务精湛,工作严谨认真,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有一次,病房有个肺结核病人突然咯血不止,已经窒息。主任立即用手抠出病人口中的血块,飞速站到病床上,把病人倒立拍患者健侧背部,同时一边安慰患者不要紧张。

    在大家的积极救治下,患者脱离了危险,而我的主任已全身都是患者喷溅的血液。我曾弱弱地问他,为什么如此热爱自己的职业和病人,主任一笑,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那天下班回家后,我坐在书桌前,铺展稿纸,用了好几个小时,一笔一划,郑重地写下我的入党申请书。

    当我举起右手,面向鲜红的镰刀斧头旗帜宣誓的时候,我喜悦,我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李柏莉:雷锋精神仍记之

    李柏莉,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介入科护士长。1972年5月生人,1999年1月入党,2018被评为吉林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士”。

    /入党心声/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带我的老师是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了二十多个春秋的老护士。她每天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和需求,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她总是身先士卒,有条不紊。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曾经问过她:“老师,您不累不烦吗?”她微笑着对我说:“我不仅是一名护士,还是一名党员”。像老师一样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在我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我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

    光阴似箭,如今我已是一名老党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精神仍记之。

    胡少红:一心赴救,治病犹亲

    胡少红,长春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1966年10月生人,1995年12月入党,先后获得长春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长春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我是一名教师子弟,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积极上进。而保尔·柯察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在逆境中的坚毅,也一直激励着自己前行。

    大学期间上党课学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创建及发展的艰辛历程,了解到共产党是能力挽狂澜,稳定大局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能够解决世界难题比如粮食问题、贫困问题的党……

    我热爱党,热爱共产主义,在工作岗位上“一心赴救,治病犹亲”。

    王贤军:让大家看到“党员确实不一样”

    王贤军,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院长。1971年11月出生,1994年6月入党,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及梅河口市“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我是在卫校学习期间入党的,党龄就比工龄长一些,对党的认识更早来源于家庭的熏陶,更多地来自于学校的教育和培养。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医生,认真接待每一名患者,仔细地观察每一份病历,创先争优,在岗位上让大家看到“党员确实不一样”。作为行政管理者,2013年为全面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多次到村卫生室调研,摸情况,理思路,带领全院职工每天工作18小时,连续加班4个月,建立了一套可复制,有特色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并稳步推进和实施,此项工作多次在全省交流经验做法,并接待全省各县市乡共600多人次学习。

    张旭霞: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张旭霞,通化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通化市名医。1964年2月生人,2001年11月1日入党,先后获得“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通化市卫生计生系统好人”及“通化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入党心声/

    在我心里,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医生才是百姓和患者的希望,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所以我在参加工作后,一心向党组织靠拢。当我成为一名真正党员后,更是秉持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将奉献和担当作为医者的信念。在通化市面临疫情的危急时刻,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一名医生,我没有因为年逾花甲就退避,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带领团队采集核酸、对医院办公场地消杀,支援我市龙岗山医院,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用最质朴的实际行动兑现着医者初心和对党的庄严承诺!

    监制/张福安史慧玉策划/张福安杜兆云审核/高菡组稿/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杜兆云图片/各相关单位提供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