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8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年少从军为家国荣归故里献余热

——访老兵宋登岭

    日前,记者来到洮南市采访老兵宋登岭。见到宋老时,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正在洮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授党史课,讲台上的他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1931年,宋登岭出生于山东省阳谷县。1945年,年仅14岁的他瞒着父母参了军,成为一名护理员。“那时我年纪小,个子还没有枪高,所以只负责给伤员喂喂水、洗洗脸,简单包扎伤口。”记得有一次,宋登岭负责救护一位受了重伤的连长。“连长身上鲜血淋漓,弥留之际嘱咐我,解放之后一定代他去见见家人。”宋登岭哭着送别连长,但由于情况紧急,他并未记住连长告诉他的地址,这件事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解放战争时期,宋登岭当过骑兵。“最初我不太善于骑马,有一匹马性子烈,我刚骑上去就被甩了下来,昏迷不醒。当时部队着急撤离,就把我安置在老乡家里藏起来。”在老乡家休养了一周多后,他迫不及待地返回部队,“战友们看到我回来,都十分高兴。我们之间的那份情谊就像家人一样。”

    宋老告诉记者,由于战争年代医疗物资匮乏,有时士兵生病了,只能用土方法治疗。因此每到一个村子,他都会采些草药,留着给战友们治病。说起和战友们并肩作战的那段峥嵘岁月,宋老回忆道:“部队一打仗,我们就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有时候急行军几天几夜脚步都不能停,困了就三人一组背靠背坐着睡觉,手腕上绑着马缰绳准备随时出发。”

    在部队工作近18年的宋登岭荣立三等功5次。1963年3月,他转业到地方,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曾获得“洮南好人”、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宋登岭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离休后,依然保持党员本色、军人作风,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干得有声有色。为了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宋登岭坚持自费订阅报纸和刊物,收集历史资料1500多份。多年来,他陆续给青少年作报告总计200多场。每逢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他还会亲手绘制墙报送给学校和社区,宣传爱党、爱国思想,尽一份老党员的绵薄之力。

    在宋老心中,年少从军、参与祖国建设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他叮嘱年轻一代要听党话、跟党走,珍惜现在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年轻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党的光荣传统,为祖国、为人民拼搏奋斗。”/吉林日报记者赵梦卓实习生张宇涵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