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吉林省科技活动周各类活动陆续开展,5月26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独家约访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孟庆宇,从他身上,记者感受到了当代科学家潜心钻研、刻苦攻关的科学精神。
面对11份通知他选择了长春光机所
2012年夏天,孟庆宇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毕业求职阶段,他接收到了11个单位的录用通知,但他选择了自己最为向往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我家就是长春的,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是光学工程,专业方向是光学系统设计,刚毕业的时候面临的选择比较多,但我最向往的还是家乡的光机所,因为它是中国光学的摇篮。”孟庆宇说,当时长春光机所的招聘时间相对晚一些,即便其他工作单位已经发给了录用信函,他一直都没签约,直到自己得知被长春光机所录取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选择。
参加工作后,孟庆宇一直从事着空间相机光学系统设计与研制的研究工作,这正是他比较喜欢的科研工作。
“天问一号”的成功有他的心血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火星高分辨率相机作为火星环绕器上的有效载荷之一,随“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主要任务是获取火星表面重点区域精细观测图像,为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的相关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而最让孟庆宇感到自豪的是,这个随着“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的高分辨率相机正是他所在的空间光学研究三部研制的,作为该项目的副主任设计师、光学系统负责人,这个相机的长焦距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就是他设计出来的。“我从参加工作就开始参与这个项目的论证和设计工作,到2016年项目立项,2020年任务发射,可以说这项任务贯穿了我这些年的工作。”
“这是最好的时代应当潜心研究”
在谈到科学家精神时,孟庆宇表示,在他看来,科学家精神就是求实、求证、探索、创新,这是科学研究需要的精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科研工作者还是要心怀国家,科研成果能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作为扎根吉林的青年科学家,孟庆宇表示,近几年吉林省的科技发展很迅速,吉林省有着丰富高校资源,有着多个中科院研究所,近年来发展起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加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我觉得应该潜心研究,一步一个台阶,不要急,要稳,欲速则不达。科研人员恰逢好时代,近年来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很大,群众对科研成果的关注度很高,社会对科研工作者的认同度也非常高,在这样好的时代环境中,大家能够潜心研究,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成果,也能为祖国奉献出更大的力量。”孟庆宇说。/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