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城市晚报公益栏目——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大记者、小记者,一起学新闻》之新闻表达课在吉林日报社六楼开课。以课题式实践活动弥补课堂的缺失,让新闻的真实性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认知。
城市晚报社孙立洲记者和海归留学生张嘉欣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两个小时的精彩“大课”。
孙立洲记者介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异同,讲解新闻写作和作文写作的六要素,以及上镜录像的形体姿态。每讲完一个知识点,他都会引导孩子们进行现场互动,在课程中,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开展新闻任务实操练习,积极回答问题。在展示环节,同学们上镜录制,现场实战。孙立洲记者是城市晚报品牌栏目策划人,也是拥有百万粉丝网络新媒体优秀主播,具有多年一线授课、项目带队经验,他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圈粉无数。“当代小学生的认知比我们固有认知中的小学生要强不少,不论从知识储备还是沟通能力上都能看出他们的优秀,有的擅长表达,有的擅长模仿,授课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他们对集体活动和新鲜知识的渴望。”
课间休息后,张嘉欣老师带领孩子们打开英语学习之门。纯正的发音,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同学们快速进入自己的英语世界。张嘉欣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英语卡片,同学们分成小组,手拿卡片用英语交流,开展口语现场练习。每说完一组语句,都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点评。张嘉欣老师会说中、英、德三国语言,初中就读于新加坡语言学校,大学及毕业期间往返于中澳两国进行学习、生活、实践交流,荣获全国英语创新大赛东北赛区优胜奖项,口译、笔译达人,擅长翻译各类学术论文。
记者采访中获悉,很多家长第一次带孩子上新闻表达课。家长王健女士说,学习新闻表达写作基础技巧,是真正的新闻实践体验,扩展视野,丰富表达语言,感受课堂以外的知识。“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看问题是一个角度,现在通过锻炼后能从更多方面看一个问题。”家长隋祎宁女士说,“机会难得,在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阅读,孩子的注意力很重要。这次两个小时的表达课,对孩子注意力培养也是一种提升。”
“特别喜欢读书,一天能读几个小时,科学类、漫画类、历史类……在书里的世界,我能不受外界的打扰。”王芊栩同学上小学一年级,喜欢读书。现场,有不少家长向芊栩的爸爸取“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秘诀。孩子爸爸王鹏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他会经常带
孩子去图书馆,也给孩子讲故事,并表示阅读习惯要从小养成。一年级的董耀阳同学说:“喜欢上新闻课,能和老师互动,还认识好多新同学。”他的妈妈孙娇女士说,我们在活动群中看到消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希望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大课”,开拓孩子视野。
本次活动带队家长张潮鹤告诉记者,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家长们会在每周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这次带着30多名孩子上新闻表达课,让大记者带着小记者学新闻,见证了大记者的风采,也看到了小记者们的进步。“这是我们第一次职业体验课,形式新颖,孩子们也愿意参加。希望今后一起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成为优秀的自己。”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暄报道兰雨君张禹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