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小学和幼儿园?3月24日,长春六一幼儿园园长王丹彤走进城市晚报直播间给您“支招”。
王丹彤园长表示,幼小衔接,很多事情要“早知道”。一方面家长要知道做哪些准备,这里面就包括两个点:一个点是你要知道怎么给孩子报名上学,另一个点就是知道引导孩子去认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比如说要认识幼儿园和小学都有哪些不同,教育性质不同、教育方式不同、课程设置不同、师资配比不同等。所以,在这样不同的情况下,孩子在升小学时可能会有很多不适应。作为家长要从自身做起学会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比如说家长要带着孩子去想要去的小学看一看,如果学校进不去,可以看看周边的环境,学校的操场,熟悉一下上学的路线等,这些都是需要的。同时也要跟孩子聊一聊,进入小学会遇到哪些人,有新的老师,有同伴,然后学校有新的标准,有新的要求。这个时候跟孩子多聊一些,孩子就会有一个印象,不至于一进到小学就完全是陌生的。但同时,幼小衔接本就不是家长一个人完成的,应该是由幼儿园、家长、学校、孩子、包括一些社会相关的方面共同参与。所以幼儿园要做的就是幼小衔接,从幼儿园的教育走向小学的这个过程中家长要避开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学知识就等于幼小衔接,比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非常适应、非常好,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非常好,或者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孩子好的时候,就认为孩子会很糟糕,上小学就会很紧张,家长会紧张,孩子也会紧张。”
“孩子要知道的事情,包括上小学要养成一些行为习惯,都有哪些习惯呢?要有倾听和提问的习惯。要学会听清老师说什么,当他不明白的时候会去问老师,这是孩子需要在上小学时准备的。还要有表达和发言的习惯,能够表述自己心里的想法,然后在学校课堂上又能够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能力我认为是需要培养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还需要有阅读和书写的习惯,在幼儿园里面其实就已经开始有阅读绘本了,愿意去阅读,幼儿园里面都有这样的活动。但是书写并不是说孩子现在一定要写多少个字,而是要有正确坐姿的能力。”
“此外,我认为要有遵纪和守时的习惯。在幼儿园,可能家长会说孩子比较小,总给孩子找一些借口,和孩子说可以晚一点到学校,迟到了没有关系。但是到了小学是不可以的,你要准时上学,你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这也是需要养成的习惯,其实就是要有规则的意识。还应该具备合作和分享的习惯。因为到了小学,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怎么进行合作,合作里的关系如何处理,不仅应该有参与的权利,而且还能愿意去分享,这个是我认为孩子们应该掌握的这些习惯。”
王丹彤园长在直播中还会介绍一些孩子入学前的生活和学习的指南,包括孩子自理能力的部分,比如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书包,自己的文具,自己的衣物都要自己去学会管理,这些都是上小学必备的能力。她表示,孩子还要学会倾听的能力。孩子要把老师说的话或留的作业复述下来。还要培养孩子注意力,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课桌上不要准备好多小玩具,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静静地坐在那里,能够把自己的作业完成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暄报道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