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长春市召开2021年“迎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长春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就长春市两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权威发布。
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确保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用水、用气、供热需要
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征收中心主任杜大海介绍了做好城市公用事业运行保障、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等情况。
强化供给能力,满足用量需求。目前,长春市日均供水102万吨,供水峰值111.48万吨,供水能力123万吨,能够满足用水需求;天然气、车用燃气、液化石油气供需基本平衡;供热采暖用煤全部签订购煤合同,现场储煤214.8万吨,占剩余预计耗煤量的91.4%,采暖用煤供应充足。
强化运行监管,提高供给质量。供水方面,结合冬季气温变化和用水需求,组织供水企业科学调度,实施“高峰多送”“低峰多储”“夜间合理降压”等措施,确保城市供水平稳高效。燃气方面,针对冬季低温特点,要求各燃气企业提前研判安全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开展用户燃气设施安全检查和安全用气指导,加大对老旧散小区、重点燃气设施巡查频次,对场站、重点用户、管网重要节点实行24小时监控。供热方面,落实《长春市供热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价暂行规定》,实行“投诉问题日报告”和“投诉周通报”等制度,对投诉高、管理不到位的企业进行约谈;发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监管网络作用,组织供热企业入户检查,解决居民供热设施气堵、热循环等问题,消除居民室内供热隐患。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
设立27个前置备勤点及3条动态巡防路线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张录文介绍了冬春季节火灾形势和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节日消防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消防监督方面:利用微信建立消防安全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卫健部门,掌握本地医疗机构、隔离点情况,针对存在隐患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与工信、交通、公安等重点部门保持紧密对接,掌握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领域情况,强化与商务、文旅、民政、工信、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动;主动做好消防安全专业指导和支持保障,重点提示医疗机构、隔离点、涉疫企业开展发热门诊、住院处、ICU病房、厨房、生产车间等部位和持续运转用电、用氧等设备巡查等。
在灭火救援准备方面: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面做好常态化灭火救援准备。节日期间,在全市重点商圈、街路设立27个前置备勤点及3条动态巡防路线,每天派出29台执勤车辆、145名指战员靠前驻防,并严格落实防护、洗消等措施,视情采取实地和视频、电话等远程方式,对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医疗用品生产储存企业进行熟悉,修订完善灭火预案,模拟开展针对性训练,随时做好参加社会面疫情防控处置行动准备。
长春市公安局
抓好危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
会上,长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杜煜通报了2021年“迎新春”公安的重点工作。
为保障春城百姓过好年,过个平安年,长春市公安局将在春节期间扎实开展冬春安全生产治理和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整治、抓好危爆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全面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全力配合卫健部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为春城百姓营造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以市区主要街路、国省干道、事故多发路段为重点,科学安排路面勤务,防止出现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问题,防止车流、人流聚集,保障春节期间平安高效出行;严查严管春节期间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从严整治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坚决确保群死群伤交通安全事故“零发生”;履行公安交警执法职责,对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和农村集市等交通乱点、堵点依法进行集中治理,有效防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长春市应急管理局
对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访
会上,长春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郭义波对应急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介绍。
将进一步加大暗查暗访工作力度。成立10个检查组,从2020年11月下旬开始计划3个月时间,对全市道路交通、城市燃气、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访。
持续加大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高压严管态势。煤矿方面,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煤矿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强化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突出风险管控、领导带班、停产检修、复产验收、应急值守“五项重点”工作。非煤矿山方面,强化中大型露天矿山的边坡和排土场安全检查,严厉查处“一证多采”等10类严重违法行为。危险化学品方面,强化生产、存储、使用、经营等高危企业专项检查,突出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落实;烟花爆竹方面,强化春节前后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零售业户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烟花爆竹违规经营、无证销售、超量储存等违法行为。/本组稿件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