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首页
第A03版:[要闻]

“我们的日子比蜜甜”

——长春市民朴忠清眼中的生活变迁

    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健身器材、休闲凉亭分散其中……这是长春二道区吉盛小区内的景致,优良的环境让人感到身心舒畅。

    “这小区环境一点也不比新建小区差。”说这话的是在长春二道区住了15年的朴忠清,说起生活的变化,他打开了话匣子。“小区变化真是太大了,以前院里都是小菜地,谁家都想种点儿菜,没种上的还不乐意,破坏小区环境不说,邻里矛盾还增加不少。改造之后就好了,‘小菜园’变成了公共绿地,大家一起受益。”

    朴忠清说的改造是2011年长春二道区“老旧散”小区改造一期工程,对吉盛二区、吉盛四区和安乐小区3个区域进行环境综合改造。对小区“三小”、高空违建进行拆除,完善健身、便民服务设施,实施区域内巷道及方砖步道的铺设,绿化、彩化、亮化、保洁等环境的集中改造整治。通过实施“老旧散”小区改造工程,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老百姓眼里的幸福是由衣、食、住、行这样一件件具体的事汇聚起来的,就是从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中,我们感受到了日子的变化,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朴忠清说,“20世纪70年代,家里的房子是两间泥草房;到了80年代,有了4间前墙由红砖垒成,其余3面是泥草编的‘一面红’房子;90年代住上了4间砖瓦房,那个时候觉得好日子终于来了。”2005年退休后,朴忠清一家祖孙三代5口人搬到了吉盛小区。去年,考虑到年龄越来越大,为了上下楼更方便,朴忠清和老伴儿在二道区上东街区购买了一户8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住房的变化就能体现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当初我们祖孙三代5口人共住70多平方米的房子,如今我们老两口就住80平方米,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朴忠清由衷地说。

    不仅是住房,出行方面的点滴小事也让朴忠清记忆犹新。“长春的交通四通八达,家附近就有好几个站点。现在,大家出门都愿意坐轻轨和地铁,发车时间准,车速也快,比自己开车还靠谱。”诚如林忠清所言,近年来,长春建设了“两横三纵”快速路、地铁1、2号线相继开通,轨道交通与公交线路形成了立体交叉的“交通网”,让百姓出行更加方便。

    “自己每月退休金足够花,儿子工作稳定,孙子也参加工作了,现在生活啥愁事没有。每周末孩子们都回来,一家人聚在一起,我们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

    朴忠清脸上掩不住笑意,边说边朝小区附近的超市走去,为周末的家庭聚餐选购食材。

    朴忠清的幸福生活不是个例,而是二道区、乃至长春市百姓的缩影。从填饱肚子到吃出健康,从平房到楼房……城市的发展变化,感触最大的就是许许多多像朴忠清一样的普通百姓。

    长春一批民生亮点工程扎实推进,极大满足了百姓需求,市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实施“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在12个城区、203所学校全面铺开“蓓蕾计划”;设立“民生惠民超市”并发放“幸福惠民卡”;开展低保尿毒症患者免费透析,保护贫困患者健康权益……浓浓的民生情怀,提升了长春这座城市的幸福感,居住在此的百姓正用日常点滴的小事向大家诉说——“我们的日子比蜜甜。”

    /吉林日报记者孙红丽报道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