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吉林长春。一汽集团车间,28岁的刘勇正在和同事们忙着汽车产能的最后改造……作为一汽集团整车工艺部总装技术员,90后的他要赶在国庆假期前的最后一周,去现场识别问题、核对图纸。这位在南京读大学的山东小伙,因为喜欢北方的天气和人文,大学毕业就融入一汽。
而此时,黄兴,这位90后正在成都工厂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调试工作……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众多企业中,黄兴从选择一汽那一刻,就坚定了从事汽车行业的决心。
要数量,还要质量……近期负责红旗车型产能提升项目的张春雷也是90后,在吉林大学自动化专业读书时,他就想去一汽上班。
连续奋战在现场的赵晓旭,每日早晚推进项目进度,实现问题不过夜……这位90后的女生从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毕业后,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担起了红旗工厂技术部连接技术主管重任,巾帼不让须眉。
刘勇:深爱“一汽大学”愿献身祖国制造业
入厂培训,刘勇记忆犹新,“培训期间是我们大家成为一个大集体的共同行动,因为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互相间格外亲切,像同学一样有着融洽的氛围。一汽给我们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师傅和同事们给我的帮助很大。”当时刘勇在写技术方案的时候遇到困难,有关操作流程以及技术方面核心领域的问题还不够熟悉,分组内的同事会陪他一直加班到晚上,甚至已经到了晚上十一二点还会和他一起讨论问题。慢慢地,刘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积累经验,后面的工作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一汽对于刘勇来说是他人生中一所非常深爱的大学,工作中,刘勇还懂得了如何与人更好相处,更好地去沟通。
刘勇现任整车工艺部总装规划技术室总装技术员,在总装生产辅材方面,他提出降本CI单近40项,全车系生产辅材累计降本近千万元。
他带领团队,首次建立自主全体系电量管理流程,制定工艺内控方案保证整车出厂电量100%合格,并创新开发馈电问题分析模型,成果申报1项国家专利。在侧窗自动涂胶工艺迎来巨大难题时,他扎根现场7个日夜钻研各种设备原理,成功解决线侧面积不足、各车型无法共线的问题。
近期,刘勇在负责新车型项目的总装工艺设计,谈及他提出的降本增效举措,刘勇分享这是从日常工作中去寻找可以降成本的点,收集总结才提出的方案。他说:“作为新时代的一汽人希望祖国的制造业能够更加繁荣,对于这个行业有着一分特殊情怀在里面,通过向那些榜样学习借鉴,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榜样,为他人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黄兴:承前启后为一汽注入新鲜血液
进入一汽工作初期,黄兴印象深刻的是做燃料电池台架,这是一汽集团首套燃料电池台架,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可借鉴参考的案例,没有供应商和外部支持,只有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一遍遍去尝试,最终将测试燃料电池系统的功能付诸实践。“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一边融入团队一边来学习基础知识,台架成功搭建之后,奠定了我们自主开发燃料电池控制的一个基础。”回忆这段经历,黄兴最想感谢的人是与他一同奋战的赵主任,系统出现异常,前辈告诉他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去检查,按照一定的步骤做好排查工作,同时能够将学习的理论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实践中,黄兴很庆幸能来到一汽集团,他说:“大家都是毫无保留地来指导我和帮助我,即便犯了错误也不会严加责备,用指导的语气来和你交流,给了我一个成长的空间和试错的机会。”
黄兴现担任燃料电池发动机调试标定主管一职,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开创性地搭建集团首套燃料电池发动机台架,奠定了燃料电池自主控制开发基础。他与团队开发国内首款乘用车50千瓦级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内同级别产品中首先实现乘用车搭载。他善于将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创新突破形成知识积累,完成4项企业内部标准,3项高寒地区标准,共计申请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3项。
目前,黄兴正在成都工厂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调试工作,不断四处借鉴学习交流,未来他将继续围绕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项目,做出100千瓦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进行更大的突破和飞跃。黄兴说:“我的前辈怎么带我,我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或者说更加努力的付出去培养新的员工,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我刚入职时的影子,用我现有的经验对他们给予指导,这是我的责任。”
张春雷:梦想成真入职一汽扎根最爱一线
张春雷现任蔚山工厂装备维修技术员,入职至今他一直从事设备管理工作,累计解决设备故障1800余项,他先后自主设计“24V线路通断显示器”、“应急供电接头”、“线路无线跟踪装置”等多项实用工具,有效提升效率水平。春节停产阶段,作为焊装车间防疫负责人及红旗产能提升项目负责人,他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独自驻守在战斗第一线,保证了车间防疫管理和红旗项目有序开展。
大学班会上就与同学们憧憬着去一汽工作,如今梦想成真。张春雷更喜欢在现场工作,因为他觉得现场是最接近实际汽车生产制造工艺的地方,当看到设计图纸变成实物,将实物优化后,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时,感到深入在基层工作是很幸福和自豪的事,他说:“一线工作可能很多人不喜欢,只能在现场跟一些一线操作者和一些设备工作,而不能做一些设计和研发,但我认为一线工作虽然辛苦,却很有满足感,因为我付出之后看到实物,看到一些零件整合组装后心情很喜悦,理想变成现实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张春雷近期在负责红旗车型产能提升项目,他深知产量目标的实现是为了更好地达成销量目标,要数量和质量兼顾,共同实现质的飞跃。张春雷回顾自己五年的工作生涯,他总结出了三点心得:“第一是提高知识水平,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第二是吃苦耐劳,一线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努力克服和战胜它;第三是传承,我们接过先辈的一个接力棒,同时还要继续传承下去,通过不断交流和传递,把我们的宝贵经验传承给后来人。”他希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红旗人精神,打造更好的红旗车,做一个更好的红旗人,让红旗车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端品牌。
赵晓旭:巾帼不让须眉工科女生成为技术精英
赵晓旭,现任红旗工厂技术部连接技术主管,她带领团队新建焊装地板自动线,实现H7/HS7两种车型混流生产,预留第三种车型改造空间。她连续奋战在现场,每日早晚推进项目进度,实现问题不过夜,累计解决调试问题660项,仅用时75天完成现场安装调试及质量育成工作,较同类项目周期缩短1个月。她潜心观察生产过程,深度挖潜线体节拍,首创2项技术,有效提升机器人作业效率20%,助力工厂产能提升。她创新性提出纵梁结构优化、地板螺栓优化等降本增效,获得集团公司开源节流献一计优秀奖。
赵晓旭告诉记者,她希望打破刻板印象,可能一些女孩子选择做老师、医生和财务这样的职业,正是想与众不同,同时又结合自身对汽车的兴趣等综合考量后,最终决定选择报考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回想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因为与专业相吻合的企业更倾向于男生,她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终于加入了一汽大家庭,在一个男性居多的行业中,赵晓旭认为,她作为女生在沟通方面很有优势,做事相较于其他同事更为细心,她坦言:“如果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和大家挣一样的钱,就没有理由因为自己是女生就有权利不去做一些事,如果有什么质量问题,调试到半夜也没什么值得抱怨,看着车身质量越来越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赵晓旭2018年开始负责机器人生产线,由于刚入职没有相关自动线的经验,她要去一边学习一边建设,当时项目时间紧张,她连续几个月没有休息,放弃了假期的闲暇时间,深入到工作中去。她说:“在工作中让我练就了吃苦耐劳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包括统筹协调的能力,管理一个项目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把关,深思熟虑,协调好一个团队的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她清楚要不断摸索,对产品质量有敏锐的甄别能力,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懂得调试操作,要将自己培养成综合性技术人员,追赶时代潮流,打造成时代需要的人才。
赵晓旭觉得作为红旗人特别自豪,五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明白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比如一汽集团创新建立的知识管理系统,员工可以针对某一技术问题将自己的思考总结放在里面,为他人提供借鉴,赵晓旭认为这就是一种传承,让后面的人汲取经验,更好地完善自身领域的工作。红旗在高速发展,各领域迅速进入自动化时代,对工艺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她表示会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挑战,与不屈不挠的红旗人共同努力、携手并肩,为红旗成为自主第一高端品牌而奋斗,共同开创“新红旗”美好的明天,让理想成真,让梦想飞扬。
记者手记:
9月21日,研发总院召开“青春筑梦不负韶华”2020年新入职大学生欢迎仪式暨“接力者”计划启动会。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研发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国强,为青年员工们提出五点希望:
要把握机遇,做有志向、有理想的红旗研发人。秉承“热爱、创新、勇气、洞见、谦敬、实干”的品格和情怀,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强盛、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要与时俱进,做善学习、勇创新的红旗研发人。勤奋学习并持续迭代知识,升级思维、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敢于颠覆传统,勇于否定既有,担当有为地走在行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要脚踏实地,做敢担当、勇奋斗的红旗研发人。传承优良传统,不怕苦、不怕累,以实干长本领、以实干出业绩,快速成长为红旗研发事业的中坚力量。
要讲奉献,做有爱心的红旗研发人。满怀感恩之心、奉献之情,与红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努力,扎扎实实,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锤炼品格,在新红旗的接续奋斗中展现风采。
要讲团结,做协同共进的红旗研发人。秉承“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的理念,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加强协同管理,培育协同文化,提升协同成效。
他们是领航标兵,红旗能手。这四位90后仅是一汽集团众多年轻人的缩影,“后浪”们在各自领域不断深耕,站在前人铺就的道路上,凭借着吃苦耐劳、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让一汽拥有更多傲人的佳绩。他们将继续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让一汽精神焕发新的生命力,续写一汽新的辉煌。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暄实习生陈琳君报道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