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长春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高一年级组主任、班主任。从教17年来,她始终默默耕耘在德育和教学的一线,以学生为中心,执着探索,刻苦钻研,完美的诠释了师者的责任与担当。
张艳玲的丈夫是一名军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两人结婚16年里常常聚少离多。这期间,她独自抚养孩子,同时还要照顾家中四位年迈的老人,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沉重的家庭压力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
2004年,初入职场的张艳玲被学校委派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在当班主任期间,她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学校,组织学生们进行各种日常的学习,寒来暑往无一日缺席,为此,她常常没有时间吃早饭。不久后的一天,她发现自己办公室的门把手上挂着一份热乎乎的早餐,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班级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她的爱。“那一天,我捧着碗热乎乎的粥,不禁留下了泪水。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张艳玲说。
在张艳玲任课的一个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孩子,从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他是被一对老夫妻捡来并抚养长大的。他们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随着孩子逐渐成长,面临升学高考,老夫妻为他提供生活费用也越发难了。张艳玲得知后,就时常关心男孩,还会资助他一些费用。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男孩努力学习,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2018年高考季,张艳玲所在的班级十分出彩,32人中有22人获得了国内“985、211”院校抛来的“保送橄榄枝”,其中不乏北航、南开、天大等一流院校。此外,参加高考的同学有5人超过重点分数线,其中2人超过600分。
除了管理班级的日常,张艳玲还承担着高一党支部书记、高一年级主任工作。为此,她全面加强年级工作管理,努力精细化高一年级各学科备考教学策略,带领全体师生实现成绩的新突破。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和高考备战的双重任务下,张艳玲积极组织并协调各方资源,开通运行了高三年级的网络课堂,开展了高三年级“百日誓师”活动。从业多年来,张艳玲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她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德育奖项8次、省市级奖项11项,被评为优秀教师8次、优秀党员5次、优秀班主任7次、师德先进个人1次,2019年还获得长春市师德标兵称号。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张艳玲始终认为,教学的路上“道阻且长”,她的目标是远方。
/吉林日报记者张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