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今天我省多地仍然有小到中雨
记者8日从吉林省气象台获悉,台风“海神”当天8时在我省蛟河市一带减弱为温带气旋,台风编号随即停止。气象专家提醒,台风对吉林省的影响仍在持续,不可掉以轻心。
台风“海神”虽然已经变性为温带气旋,且中心已经移入黑龙江境内,但其主体将在吉林至黑龙江省交界附近长时间盘旋,对我省中西部仍有风雨影响。
预计9日白天到夜间,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有中雨,其他地区有小雨。10日白天有分布不均的小阵雨,降雨过程基本结束。8日夜间到9日白天,中西部平均风力5~6级,阵风7~8级;9日夜间,中西部有4~5级偏北风。8日9日两天气温持续较低,最低气温一般为11~13℃,最高气温一般为17~19℃,10日后气温逐步回升。
台风“海神”中心虽然已经移出我省,但对我省的风雨影响仍将持续,中西部还需继续做好防风防雨工作;东部和南部,尤其是图们江、鸭绿江、牡丹江仍处汇流关键期,需继续做好流域防洪防汛及地质灾害防御。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
水利
“海神”主要影响结束江河湖库可控
昨日,记者从省水利厅防御办了解到,受台风影响,全省8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其中大型水库1座,二龙山水库超汛限水位0.03米,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72座,均正在泄洪。
经研判,台风影响主要分布在延边州和通化、白山两市,主要影响图们江、鸭绿江和松花江丰满水库以上流域,目前,主要影响已经结束,影响区域内的江河、水库均出现涨水过程,水利工程处于可控状态。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
记者踏查
长春市城区风雨交加防汛人员坚守岗位
踏查1:南湖广场地铁在建工地停工
南湖广场附近的延安大街与南湖大路交会口是正在施工建设中的长春轨道交通5号线与7号线的换乘站,记者8日上午踏查发现,在建的工地已停工。
据值班人员介绍,接到上级防御台风停工的命令后,所有人员撤出施工现场,机械进行了妥善的停放。同时,工地组织人员重点对龙门吊、塔吊等起重设备,板房、围蔽、脚手架等临时建筑物,低洼地段、高边坡等进行了检查,做好了排水管道排查,防止污水黄泥水流出工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工地内设专人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应急抢险队伍驻守待令。
踏查2:环卫工人全力恢复道路整洁通畅
大风裹着降雨,昨日的长春市城区各路段上,不时有断枝落叶堆积在雨水箅子上,造成排水不畅;有的漂浮在雨水中,横亘在路上,影响通行。为保持路面整洁、排水通畅,长春万余名环卫职工不畏台风降雨坚守岗位。
“我们早上就一直在各自区域巡逻值守!”上午9时,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一名环卫工人正驾驶电瓶车巡视,在南湖大路路口,眼见树叶遮盖了下水井,环卫工人拿着工具,挽起裤腿,迅速冲进了积水路段。在雨中摸索着排水井盖,尽快清淤疏通。一个排水孔被清理后,就检查下一处积水点。
此外,长春市城市管理系统启动应急预案,各城区、开发区环卫部门第一时间完成洗扫、冲洗、吸污车辆检修调试工作,降雨期间,环卫部门开展雨中除尘作业。针对全市各处易积水点安排专人和车辆成立抢险组,并配备铲车、水车、洗扫车等设备,第一时间配合市政部门及时清理低洼处淤泥。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
踏查3:防汛人员坚守一夜未合眼
8日上午9时许,在长春市自由大路与岳阳街交会处附近,城区防汛队员赵先生冒雨笔直地站在那里,双眼盯着从路面上流入下水井的雨水,从应对台风开始,他和其他三名队员已经在这里坚守了12个小时。
自由大路与岳阳街交会处的地势比较低,每次下大雨,这里都容易积水,附近三个下水井开足马力有时也应付不了来势凶猛的雨水。记者在这里注意到,在自由大路的路边立着“前方积水请绕行”的牌子,提醒过往车辆绕行,三个下水井都是通畅的,在记者采访时,没有发生积水现象。
赵先生说,他在7日晚7点就和其他三名队员来到了这里坚守,“到现在我们已经在这里待了12个小时,4个人换班休息,换班值勤,都没睡觉,就是不让这里积水,保证市民出行。”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报道
踏查4:经纬南路多棵小树被刮断
昨日10时10分左右,长春市风雨交加,尤其是风力较强,记者在踏查过程中,雨伞多次被吹翻。而在东环城路与经纬南路交会附近,记者看到有多棵树的树枝都已被刮断,有的树枝“垂头”搭在树上,有的则直接散落在地面。
在经纬南路一段约50米的路段,记者就看到有3棵树的树枝被刮断。其中有一棵树更是成为“光杆司令”,树枝所剩无几,只剩下树干孤零零立在那里。现场附近,一名环卫正在清扫作业,他把大大小小被吹断的树枝先集中到一块,然后统一再进行清理。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
踏查5:解放花园西区门口泥泞难行
8日中午,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冒雨赶到长春市解放花园小区西门,此处位于飞跃北路的西侧,记者在现场看到,门口距离飞跃北路有一段十余米的土路,土路凹凸不平,上面虽然铺着砂石,但依然积水难行,在没有砂石的路段,积水已经形成了一个个大水坑,最深约有半米。
踏查过程中,不断有小区业主出入,均绕着水坑走,进出的车辆也通行困难。“没有雨的时候也是坑坑洼洼,下点雨就积水,到了晚上更看不清路了,真希望有人管管。”业主刘先生表示。
记者随后将此事反馈给了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会将此事反馈给相关部门,尽快处理。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
消防救援
省消防救援总队统筹应对“三台叠加”带来的不利影响
台风“海神”来袭期间,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强化连续作战精神,统筹应对“三台叠加”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做好应对台风“海神”的应急救援工作。
总队组建了3个指挥专班,进驻吉林、延边、白山高风险区域,跟踪台风路径靠前指挥。组建1个后方指挥部随时调度全省雨情汛情风情和应急救援情况,各地每2小时向总队报告一次本地风险会商研判结果和气象实况。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配备各类舟艇194艘、水域救生衣8000余件、救生抛投器251件、潜水装具133套,各类抗洪装备器材1.6万余件,共组建77个水域救援专业队和2支重型、1支轻型抗洪抢险排涝分队在各地区严阵以待。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
长春机场
取消航班40架次昨日7时许解除预警
长春机场7日22时40分启动《长春机场大风应急保障预案》橙色预警,随着天气好转,8日7时02分解除预警,8日8时早航班放行正常率100%。8日白天降雨逐步减弱,基本以小雨为主,短时达到中雨天气,机场全天运行平稳,无大面积航班延误、旅客滞留等情况发生。
据统计,9月8日,长春机场计划各类飞行228架次,进港航班119架次,出港航班109架次,截止到8日15时,因台风取消航班40架次,已执行航班67架次,未执行航班121架次,机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
急救中心
成立医疗救援应急梯队全员 24 小时待岗待命
长春急救中心为有效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成立自然灾害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应急梯队,全员24小时待岗待命,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乌尼莫克”越野车调回中心待命,安排两名专职人员24小时待命,同时另外准备4台急救车随时准备增援一线。/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吕闯报道长春急救中心供图
小科普
台风的一生
台风大部分出生在热带洋面上,洋面高温导致水汽大量蒸发,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水汽发生了螺旋上升,形成了云团,云团越转越大,最后形成了热带气旋!当热带气旋中心风力≥12级(32.7m/s)时,就成了暴躁小孩——“台风”。
每年都会有很多台风出生,聪明的人们分别给他们命名,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140个名字组成了台风家谱。这些名字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直到某一名字的台风造成特大灾害,则会将它们除名,由其原名称提供国重新提供新名字。
台风这个暴躁的小孩长什么样?在新闻联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卫星云图,庞大的云团在沿海地区逆时针旋转。从空中向下俯视,台风有一只黑色的“眼睛”长在最中间,被称为台风眼,这里无风无雨,云淡风轻。围绕眼睛的是连续密闭的云区,再向外是螺旋状云带,这些云区、云带都会产生风雨,强度不同。
台风这个小孩特别暴躁,靠近台风眼的区域上升气流特别强,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云墙也就是螺旋风雨区,这里风雨交加,是台风破坏力最猛烈的区域。云墙外是外围大风区,风力一般达15m/s,向着台风眼的方向风力急增。因台风携带着特别充沛的水汽,如果距离远只受水汽影响,也会带来绵绵细雨,剪也剪不断。
台风这个小孩生命非常短暂,平均为一周左右。她在海洋上茁壮成长,一旦和陆地接触(登陆)再也回不到海里去了,没有能量补充,她就会逐渐衰老。登陆后的台风通常会带来狂风暴雨,直到能量消耗殆尽,完全没有了台风的模样,变成没有眼睛的温带气旋,结束其短暂的一生。 /吉林气象
铁路
沈铁21列停运列车陆续恢复
随着“海神”影响减弱,为尽快恢复列车运行秩序,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沈阳局集团公司动态调整旅客列车运行方案,于9月8日起,陆续恢复开行受台风影响停运列车21列。有关列车调整信息,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车站公告,也可直接拨打12306铁路客服电话咨询或登录中国铁路12306网站查询。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