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至30日,长春市卫健委开展了以“提升健康素养,乐享银龄生活”为主题的2020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提倡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迎接老年生活,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如何成为健康老人?长春市第二医院心血管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楠给出了以下建议。
■积极认识衰老
提倡优雅向老、智慧向老、积极向老。安神定志,调节情志则是老年朋友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精神情绪上要保持清静安宁,不贪欲妄想,就可以保持情志和调,预防疾病。所以生活上要乐观愉快,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过分波动,或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最容易影响心血管系统,造成血管收缩、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人的血压与食盐摄入量呈正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6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称之为“五病综合征”。健康的膳食习惯应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适度运动,循序渐进
科学有效规律持久的健身运动可以有效调节身体各脏器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制,降低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关节灵活性,是老年保健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形式遵循个体化原则,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老年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否则适得其反。
■戒烟,切勿过量饮酒
戒烟越早越好,切勿过量饮酒。这是老生常谈,也是最难做到的。喝少量低度酒如葡萄酒,对身体有好处,但过量饮酒尤其是高度酒对心、脑血管和肝脏肯定是有害的。
■保持良好睡眠
人到老年,由于大脑皮层的功能不如青年人活跃,新陈代谢减慢及体力活动大量减少,所需的睡眠时间也随之减少,一般一个晚上能睡5小时左右就够了。老年人半夜易醒,睡眠时间短,可通过白天午睡1小时来补足。长期入睡困难或有严重的打鼾并呼吸暂停,应当及时就医。
■监测血压
建议每日早晚在家测量血压,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如有异常,请及时就医。血压越高则风险越大,临床上脑中风患者常伴有显著的高血压。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有规律地用药,不能自作主张,随便停药、换药。
■定期检查血糖血脂
正常人每1—2个月监测血糖一次,糖尿病人要经常监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建议使用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的老年人随身携带小零食或糖块,避免低血糖发生。3个月或半年检查一次血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也明显增加。控制血糖、血脂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避免造成心脑血管的损害。
■预防心肌梗死
秋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如果出现前胸闷痛,气短,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建议立即就医,切忌勉强行走、用力大便。若心绞痛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濒死感,可能是心肌梗死先兆,应提高警惕,及时治疗。
■关注脑卒中早期症状
如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偏盲,语言不利,眩晕伴恶心,呕吐,复视,很可能出现了脑血管意外,尽快拨打“120”:因为它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当高,得病后又容易引起瘫痪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工作和生活,要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引起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让血糖、血压、血脂达标。
■预防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如果老年人出现反应迟缓,短期内记忆退化,说话重复,理解及表达能力下降,应及早就诊,规范治疗,预防或延缓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子女协助制作应急卡,并提醒随身携带。
■定期体检
老年人每年至少做1次健康体检,对于一些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降低疾病带来的风险。这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