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极大的便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压力。然而,城市晚报多路记者在踏查中发现,长春市共享单车如今存在种种乱象,亟待解决(详见城市晚报8月21日A04、A05版)。那么,针对目前共享单车的现状,社会各界又是如何看待,如何给出破解方案的呢?
大学生>>
让共享单车真正循环起来
大学生们是共享单车的忠实拥趸。施同学表示,共享单车在加强管理和完善配套制度措施的情况下极具优势。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符合当下时代趋势和大背景;完善城市交通网,弥补公共交通在时空两方面的空缺,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出行选择,是一种灵活交通方式,具有随取随用、成本低、易操作等优势。
施同学觉得,政府指导企业实施投放总量控制从根本上遏制以往的“死车多”现象,同时也对减少乱停放、占空地现象有所缓解;配套设施完善(停放区的合理规划、维修点、自行车道的设置),定期维护和安全监测,让共享单车真正循环起来,并减少因车辆不良状态导致的交通事故。
贾同学说:“我觉得共享单车是现在社会的一个趋势,不仅方便了我们这种没有车的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路程,还节能减排。建自行车道的话,可以减少自行车和机动车或者行人占同一个道引发的事故,为良好交通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专家>>
专门设置共享单车区域
长春市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副教授刘振泽表示,共享单车对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交通有巨大的缓解作用。但是如何促进自行车道建设,如何促进自行车的安置,如何提高市民的素质,加强市民低碳减排的出行意识,都是需要重视的。“现在城市占道是个大问题,需要加强城市的管理。比如专门设置共享单车区域,在二环以内或者三环以内,鼓励进行共享单车的投放密度加大,五环之外或者是三环之外,就可以减少,而不是像以前的均匀投放。有点像国外的这种方式,比如说进入市区以内,汽车收费增加,鼓励共享单车,加强它的投放力,这是不是也是一个方式?”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暄实习生陈琳君报道
共享单车企业>>
赞成实施方案
前段时间,哈啰单车、青桔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都曾“悄然”出现在长春市内的街头和地铁口,但他们都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投放长春市内不久就被长春市相关部门进行了收缴。8月19日,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知,针对起草的《长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在长春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建议,长春市将通过采取服务质量招标的形式确定进入长春市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并与中标企业签订行政合同,初期拟引入3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也就是说,共享单车将被披上“合法”的外衣。
对此,哈啰单车、青桔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企业对《长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反应如何呢?
哈啰出行东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长春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长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作为共享单车的运营企业,哈啰出行是十分拥护和赞成的。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哈啰出行的业务已经入驻了全国300多个城市。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服务,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同时他们也希望和政府一起做好共享单车的管理工作,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共享交通出行秩序。
在长春,他们也希望借着《长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的这一个契机,努力地配合好政府,加强自身的管理建设,按照政府要求做好相关的工作,提升他们的服务质量。在为长春的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和更多的出行选择的同时,也为长春的城市建设践行他们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青桔单车、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等共享单车企业也表示赞成实施方案,会配合政府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春城市民的出行服务好!
而对于长春市已经有的公共自行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公共自行车也会存在,会做好自己,获得更多市民认可!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陆续报道
网友>>
希望建立自行车道合理设置停放点
《长春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后,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网友们积极留言发表意见,其中很多人都希望能建立自行车道,同时在各区域内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点。
网友“王星博”说,“希望建自行车道,很多街道还没有,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网友“饭”说,“希望加强自行车保护,恶意破坏和私自占有要追责和做相应处理。”
网友“小付”说,“建立自行车车道,把二维码保护起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能让共享自行车成为私有自行车。同时希望高校附近能多投放些,使自行车得以合理运用!”
网友“时光荒凉了承诺”说,“可以在每一个街道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定点停放的地点,以防止交通不便的现象出现。投放也要合理,地铁口、大型商场固然需要投放,而不需要扎堆投放。”
网友“小长春”说,“建议公交站点,地铁站点附近设置停放点。第一方便停放车,第二也方便找车!”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王跃报道
相关新闻>>
长春打造慢行系统联网成片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城市大力发展快速交通线路。但与此同时,人们更希望从拥堵的交通环境中解脱出来,加大与自然、社会接触的空间,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每天一出门就双手紧握方向盘。因而,慢行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关注。在近几年长春市街路改造过程中,都提到了城市慢行系统的“再建设”,长春的城市发展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质的改变。
据悉,早在2014年年底,长春市政府就启动了慢行交通规划。根据此前制定的《长春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确定了区域级、城市级和社区级三种廊道,其中城市级廊道38条,共计483.17公里。2020年初,长春市东西主轴线街路提升改造工程火热展开。整个提升改造全程设置了自行车道、人行步道,让慢行系统更加疏朗、通透。同时,按照规划红线,取缔一批占用慢行系统的停车位,最大限度保证慢行系统的连续性。解放大路、吉林大路、民康路等多条街路的改造设计方案中,都提到了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刘佳雪报道摄
他山之石>>
西安要建首个共享单车立体车库
车库双层结构设计,在占用街道面积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存放两倍的共享单车,且停取单车速度非常快……8月22日,记者从滴滴方面获悉,滴滴要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地铁口附近,建设西安乃至西北首个共享单车立体车库。
记者采访了解到,滴滴方面计划在西安建设的共享单车立体车库——滴滴青桔共享驿站,规划面积380平方米,两层结构设计,预计容纳共享单车360辆。目前,建设工程已经启动,预计今年10月完工。建成后,可及时引导市民把共享单车停放到共享驿站里,用车时可随时在驿站内取,可有效解决地铁口共享单车停放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滴滴青桔驿站还为市民提供了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延伸服务。同时,驿站内还专门为环卫工人设置了环卫休息室。
对此,接受采访的许多西安市民表示,希望政府或者共享单车企业,能够在地铁口等共享单车停放密集的地段,多设置一些类似“滴滴青桔共享驿站”这样的共享单车立体停车库,有效缓解共享单车停放系列问题。 /三秦都市报
业界成果>>
以上海为研究样本的“共享单车白皮书”称
共享单车作为城市交通出行解决方案之一将长期存在
随着共享单车3.0时代拉开帷幕,如何更好地实现生态友好,成为交通行业人士关切的议题。近日,“两轮共享出行可持续发展座谈会”在沪召开,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纂的《共享单车城市空间品质绩效研究》(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公开。
同济大学卓健教授率领团队通过对共享单车综合绩效的评估,指出当前共享单车的交通绩效、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已非常显著。同时,在城市单车交通的后共享时代,行业格局已回归理性,公共管理及时补位,智慧技术支撑着运维的可持续性。
以上海主城区为例,共享单车已成为市民在城市交通高峰时段通勤方式之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弥补了市民出行的“一公里”短板。卓健指出,共享单车作为我国城市交通出行解决方案之一将长期存在。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战略规划部副部长尹志芳指出,国内已有不少城市以实际行动利用共享两轮推动城市交通发展。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涉及26个省76个城市出台共享单车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17个城市出台考核办法。此外,至少已有20多个城市将共享单车定位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或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城市公共交通的有益补充。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