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6月30日,吉林省乾安县所字镇命字村的贫困户段方圆高兴地说。命字村最后一个安全饮水工程竣工以来,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户38人全部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乾安,曾经的高氟水让这里备受关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乾安县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引管下线、穿村入屯,强化“从源头到龙头”管护体系,让放心水“流入”百姓心。
命字村重病区因水重生
83岁的氟病患者张桂芹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而出,6岁的小孙子舀走一瓢清澈的自来水,大口喝下,对着记者咯咯地笑:“这水真甜呐!”
“水在这里的珍贵性,外人很难理解。”张桂芹是一位氟病重患者,早些年,因饮用高氟水导致浑身骨骼疼痛。像她一样,此前的命字村很多人都因为喝水喝出了问题,并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饱受氟病之苦。
为解决命字村饮水之患,老支书卜焕清决定带着700名村民搬离这里,一村人选在一公里外的一处高地择水而居,并在这里打下一口110米的深井。通水那天,一辆辆马车拉着新汲的井水,村民欢呼取用,开启了命字村的新生活。
但这口深井还是没能拧过岁月的考验,张桂芹说,自己的身体,就是水质好坏的晴雨表。随着张桂芹身体再次出现酸痛症状,命字村的水质也再次被检测出氟超标。
几十年来,乾安县氟中毒治理大战从未停歇。1985年10月,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来到命字村,并在这里打了一口140米深的防氟井。这是乾安县历史上的第一口深水井,由此结束了当地居民长期饮用高氟水的苦日子。
2018年,命字村最后一处安全饮水工程正式竣工,乾安曾经的高氟重病区样本命字村因水重生。张桂芹激动地说,命字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引水入户,让全村百姓吃上了放心水,自己的氟病再没复发过。
放心水脱贫路上硬承诺
据介绍,命字村自2017年开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从水源井、管理房,到水处理和消毒设备,全部实行自动化氟过滤,管网覆盖全村278户835人,其中贫困户18户38人,工程建成后全部实现引水入户。
记者从乾安县水利局了解到,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水利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集成化过滤,让命字村群众彻底摆脱了多年来饮用高氟水的历史。同时,在解决全面性的供水问题后,还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加强从“源头”到“龙头”的常规巡测和应急监测,切实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更加安全、更加放心、更加可靠。
“如今,水厂水箱通过蓄水,形成自流,村民24小时都能喝上安全放心水!”乾安县水利局副局长陈迎新告诉记者,命字村水厂建成后,乡村两级干部接下维管重任,通过对看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下发管理办法进村入户、为管护房架设保暖设施等办法,让村民一年四季都能喝上纯净的放心水。
贫困村和包含贫困人口在内的行政村饮水建设,一直是乾安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的重中之重。为确保每户贫困群众都能吃上放心水、安全水,水利局每年不定期组织人员下乡对饮水现状进行普查,采取实地取水样并当众询问饮水安全情况等方法,帮助群众查找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从根本上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每年落实资金100万元用于饮水维修养护工程,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
截至目前,乾安县农村饮水工程已全面竣工,280处集中供水工程集中发力,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已经覆盖了全县296个村屯,将“放心水”融进百姓的欢歌笑语里。涓涓清流,承载着使命与期冀,滋润着这片土地和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
/吉林日报记者伊秀丽张力军任胜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