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天涯共月·云链长情”——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暨MBA教育中心2020届“云”毕业典礼如约而至。典礼邀请毕业生及家长、校友、教师“云观礼”,截至18时观看人数已达10106名。
云论文答辩、云面试、云毕业合影、云毕业典礼……疫情之下,今年的毕业季注定不平凡,东师经管学院为2020届600多名毕业生精心筹备了这场“云”毕业典礼,与同学们相约于互联网,共同纪念这意义非凡的毕业时刻。这场走心的“云”毕业典礼,展现了东北师范大学饱含温度和深度的校园文化。
充满仪式感的云毕业
“钟楼斜阳意,阳关三叠音,今朝与君别,再会仍有期……我在西藏那曲羌塘草原、我在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我们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我距离学院有2188千米、我距离学院2100千米、我距离学院470公里……再见,我热爱的东师经管学院!再见,我的老师!再见,我的同学!”典礼在《天涯共月 云链长情》的短片中温情开场。
东师经管学院的老师们在筹备策划“云”毕业典礼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集了众多毕业生对母校的祝福,记录了学院教师对学生的寄语。当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视频中出现,听到一声声问候和祝福在耳畔回响,网络直播间瞬间被留言刷屏:“太好哭了”“不想说再见”“吕院长瘦了”“学院真的用心了”点燃了毕业生们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10时,位于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东师经管学院的典礼直播现场看不到一位毕业生的身影,空荡荡的座椅让现场看上去似乎有些冷清。疫情没能实现梦想中的毕业仪式,没能当面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或许会留有遗憾,但不完美的总能让人回味和铭记。唱国歌、院长致辞、毕业生代表讲话、为毕业生佩戴纪念校徽……2020届全体毕业生,在线上,在云端,接收到了温暖与感动,回味难忘的校园时光。未能返校的毕业生将陆续收到学院邮寄的学士帽、纪念校徽、走心的“私人订制”毕业礼,还有母校满满的关爱和嘱托。
难忘的最后一课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同学们,你们即将拥抱这个伟大的时代,虚拟经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每一天都能创造奇迹、每一刻都不能停止追求。开阔胸怀,勇于担当,不畏承担新的任务,创造更好的世界。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伟大梦想的创业者。”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吕康银教授为完成学业,即将奔赴人生新起点、新征程的莘莘学子送上寄语。在对毕业生们的讲话中,吕康银坦言,虽然疫情尚未结束,无法与同学们面对面共话前程,但过去几年来,大家潜心钻研,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在校期间,见证了新学院的成立、对MBA十年的纪念;年初以来,居家以实际行动抗疫,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成就了这个不凡的毕业季,也成就了今天的毕业典礼。
“特殊时期的毕业季,不能亲手为每一位同学拨穗正冠,不能亲手为每一位同学颁授学位,不能与每一位同学握手道别……是所有老师的遗憾。”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甄艳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出现在直播屏幕上。她在送上对毕业生们的殷殷寄语时不时抬头看向台下,仿佛她的学生们就在面前。走下发言台,甄教授眼眶泛红。虽然此时此刻她看不到自己的学生,但她知道,孩子们能在网络直播中看到她的身影,听到她的声音,也一定会记住自己对他们的嘱托和祝福。希望疫情结束后,这届毕业生能够常回母校,再叙师生情。
一场永不落幕的毕业礼
除了两位亲临直播现场发言的师长外,本科、硕士研究生和MBA毕业生代表分别通过网络在线发表了毕业感言。“这次疫情,我作为医院的护理部主任参与抗疫的全程工作,我们放弃了春节假期和周末休息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疫情的防控工作一丝也不敢放松……我常常教育女儿白雪,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是要有种不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的精神……其实每一位MBA学生都在克服着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和困难,在求学的路上努力坚持……”学院特别邀请了曾先后参与“非典”和“新冠”两次重大抗疫行动的包艳玲女士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以视频形式送上了对同学们的祝福。
接二连三的感动与祝福让直播间的毕业生们扬起了会心的微笑,也流下了伤感的泪水。“没有遗憾,最爱东师”“感恩母校,来日再见”……大家不断用留言倾吐心声,在这个专属于他们、独一无二的毕业礼上收获成长,汲取力量。
“致远方的你,待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东北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永远在这里 等你回家!”东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代表带来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毕业礼物--诗朗诵:《致远方的你》,原创的字字句句包含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11时许,这场“云”毕业典礼在东北师范大学校歌--《远方有你》的歌声中圆满落幕。这次典礼的全过程以视频形式永久保留在“云”端,成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暨MBA教育中心2020届毕业生的专属回忆--一场永不落幕的毕业礼。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朴松莲 报道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