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
首页
第A06版:都市

公园门口大爷晕倒心跳停止 吉大一院护士跪地心肺复苏

    “外面有一个大爷晕倒了……”,5月29日中午,一声急促的呼喊声打破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8号楼一楼预检分诊的平静。

    “外面有一个大爷晕倒了,就在长春德苑公园门口那里”。医院第三手术室赵晨光、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护理平台马欣蕾两名护士飞奔而出,在朝阳公园围墙外发现了一名脸色发绀的大爷躺在地上。

    护士跪地实施心肺复苏

    他们知道,对于这种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病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心肺复苏,就会出现大脑乃至全身脏器的缺血缺氧,后果不堪设想。两名护士判断大爷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病情危急,刻不容缓。马欣蕾第一时间跪在碎石地面给大爷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实施心肺复苏。赵晨光立即就近到干部病房寻求支援。3分钟后,赵晨光和干部病房杨笛医生来到现场,三人利用专业的急救技能,默契配合,在黄金四分钟内,对大爷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阳光洒向地面,照射着他们瘦小的背影,跪地按压,一下又一下,人工呼吸,一次又一次……

    绿色通道

    为抢救成功提供保障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马欣蕾经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得知大爷早上突发心脏不适。作为一名在心内科工作近10年的教学组长,依据专业知识,她判断大爷极有可能是发生了心源性猝死。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她一边心肺复苏,一边电话联系科室护士长,紧急说明情况后,科室立即启动心脏重症监护室抢救程序,顾岩副护士长带领护士火速推床到达现场。

    医护人员在路人的帮助下,将患者转移至床上。从德苑公园门口转送至心脏重症监护室,近300米的距离,用时不到1分钟。在生死面前,他们变成了戴着口罩、身着隔离服的“百米运动员”。因为他们知道,每快一秒,抢救成功的概率就会多一分。

    到达心脏重症监护室后,医护团队高效合作,无缝对接,开展按压、除颤、气管插管、静脉给药等抢救措施,患者的心跳恢复了!为了成功救治处在生死边缘的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刘全教授第一时间联系心脏介入导管室,开启绿色通道,在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下,紧急实施心脏造影及心脏支架植入术。

    紧急有效的施救,快速的血管再通,为患者开启了生的希望。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过心脏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三天后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五天后情况好转并顺利转至普通病房。

    参与抢救的三名医护人员事后并未提起此事,是同事在朋友圈和抖音上看见了视频,纷纷询问。“这事儿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作为一名护士,责任使然,我也只是做了该做的!”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暄 报道 吉大一院供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