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吉林省气象台获悉,未来三天全省雨水呈不断缩减之势。14日午后到15日白天,我省还有阵性降水,降水区域分布在松原北部、长春、吉林、白山、延边、长白山保护区,为阵雨或雷阵雨;白城地区部分地方有雷阵雨。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降水范围缩小,只在吉林东北部、延边北部、长白山保护区有阵雨或雷阵雨。16日夜间到17日白天,大部分地区雨水停歇,转为晴或多云,只在松原东北部、长春北部、吉林北部、延边北部的部分地方还有阵雨或雷阵雨。
气温方面,14-15日,全省的最高气温基本在25℃左右,体感那是相当的凉爽舒适。16日随着大部分地区雨水退去,阳光上线,气温也跟着回升。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以重回30℃上下,炎热感会有所体会。
眼下我省早晚最低气温基本都在十几摄氏度,空气质量也不错,非常适合户外锻炼,在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到户外伸展身体。
对此,吉林体育学院耐力项目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竞走马拉松队科研团队负责人杨明教授表示,疫情期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安排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长跑等都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训练项目。选择运动训练项目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居住区和周边环境、体育设施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个体的运动训练项目。
训练目的不同、需求不同,每个人训练的侧重点也不同,年轻人体能、力量训练可以多一点,老年人柔韧性训练可以多一点,以增强或者保持相应的运动能力。无论侧重哪方面的练习,都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比不锻炼的人相应的运动表现更好。
受训者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个人训练计划,以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在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建议以季度、月、半月周期训练计划为主。每周最好能坚持训练4~5天,每天训练时间一般不超过90分钟。在训练的初始阶段,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达到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训练中,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工作需要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训练,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