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长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四项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长春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国恒介绍了去年5月以来长春市“专班抓项目”工作有关情况,2020年五大专班协同推进亿元以上和“三早”项目1015个、总投资1.18万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5个,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长春市签约落位
一批重大项目
据了解,2019年5月,为全面贯彻中央关于稳增长的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项目建设年会议要求,长春市在推进项目建设上进行制度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班抓项目”,构建了“1+2+5”组织领导体系,1个领导小组,综合协调和督查考核2个办公室,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5个专班。每个专班由市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专门、专业、专队推动存量项目加快建设、增量项目谋划招商。2020年五大专班协同推进亿元以上和“三早”项目1015个、总投资1.18万亿元,谋划重点项目95个,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今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增设重大项目征收专班,统筹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加大问题破解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目前,专班工作更新为“1+2+6”组织领导体系。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项目谋划质量不断提高,重大项目推进不断提速,问题破解力度不断增强,各专班、各属地间呈现出“比学赶超,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长春市签约落位了一批重大项目。例如:总投资约35亿元的中车长客长春车辆公司整体搬迁改造项目,整合长春地区轨道车辆检修资源,打造高速动车、城轨车辆、铁路客车新造和检修运的综合性基地。总投资49亿元的玲珑轮胎项目从接洽到正式签约,仅用时112天,现已落位长春国际汽车城板块,年可实现1420万条轮胎产能,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4.4亿元。
总投资70亿元的北汽皓月肉牛中心项目将在长春市建设创新中心总部,在全市建设30个年存栏万头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此外,长春新区于3月举行视频项目签约活动,涉及先进制造、医药等领域的7个项目进行了“云签约”,总签约金额135亿元;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于5月招商推介会线上、线下同步推介,共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额达372亿元。
轨道交通第三期工程等
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长春市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例如:长春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总里程116公里,总投资711.37亿元。备受关注的6号线、7号线一期、5号线一期工程今年陆续开工,三条线预计2025年前完工,届时长春主城区将全面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投资200亿元的长春国际影都项目,主要建设影视拍摄基地、酒店群、文旅综合体,项目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3亿元,税金9亿元。总投资102亿元的工业标准厂房项目,主要建设242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及办公附属设施,为中小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和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此外,还有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抚长高速公路人民大街出口改移工程、京东集团长春亚洲一号项目等高关注度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
天定山滑雪场等项目
竣工投产
同时,长春市还竣工投产了一批重大项目。例如:位于红旗街的这有山文旅小镇,是集旅游、美食、商业、休闲为一体的24小时不闭店夜经济项目,满足了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去年国庆开业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达6万人,探出长春经济新路径。位于莲花山的天定山滑雪场项目,于去年11月试运营,拥有国内首创冰雪一站式服务大厅,可为滑雪客人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位于经开区的一汽丰田TNGA2.0L发动机项目,利用原有厂房,新增及改造设备435套,年生产能力达15万台,年销售收入预计超19亿元,利润总额近2亿元。此外,还有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亚泰医药产业园A区、百克生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吴太医药产业园一期等重大项目均已竣工投产。
下一步,长春将继续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流程化,将项目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保”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与各专班一道,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