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落实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及《2020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的文件精神,要大力推进“拆围透绿”,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色共享。根据《长春市“拆围透绿”工作实施方案》,“拆围透绿”工作事关城市形象,事关群众利益,是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围栏拆除后,公园绿色空间将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做到与市民零距离接触,逐步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美好愿景。
据悉,按照《实施方案》,长春市2020年“拆围透绿”的主要任务为三部分:一是各城区党委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楼临街围墙;二是部分公园绿地围墙,包括南湖公园、胜利公园、动植物公园、长春公园、共青团公园、锦绣公园、岱山公园、朝阳公园(德苑)等;三是每个城区、开发区结合实际,自行选定2条有示范性的街路推进“拆围透绿”工作。
按照长春市城管委办公室“拆围透绿”工作方案,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对南湖公园、胜利公国、动植物公园、长春公园围栏拆除工作进行了推进和落实。目前,已完成上述四个公园现场踏察、规划设计及报批等程序,尽快实施围栏拆除工作。在围栏拆除后,及时组织补植增绿、景观改造等绿地恢复工作。针对围栏拆除后管理难度增大等情况,公园将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加大宣传,提醒游客遵守《长春市公园条例》,减少违反条例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开放式园区的巡视管理,劝阻规范违反条例的行为;三是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对拒不听劝阻的行为进行制止;四是加强园区的文明卫生、绿化养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游园环境。/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暄 报道
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开展“拆围透绿” 释放绿色空间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获悉,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对文化广场、牡丹园、杏花村等广场、游园的围栏拆除工作。
经过前期的安排部署、实地走访踏察、拆除方案的讨论,5月21日上午,围栏拆除工作正式开始,21日下午,长春市财政局国资处同评估公司和回收公司查看拆除现场,并将拆除的围栏收走。截止到5月23日,中心下辖的各广场、游园的围栏拆除工作均已完毕,共计拆除围栏970延米。
围栏拆除后,为了实现公园与道路无缝衔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绿色、通透、文明、共享”的理念,进行了补植增绿和景观提升改造,在文化广场栽植了珍珠绣线菊平剪、紫玉簪、孔雀草、蓝花鼠尾草等,共计559平方米;在牡丹园栽植了榆叶梅44丛,恢复工作已于5月28日结束。拆除围栏,将绿色空间释放,让“关”在围栏里的绿化空间延伸出来,成为市民游人共享的“绿色福利”。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暄 报道 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供图
长春公园拆除皓月大路、正阳街沿线1500米围栏
位于城市西部的长春公园占地面积66公顷,园区内四季植物繁多,郁郁葱葱,分设13个景区,是长春市的第三大公园,也是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中获悉,公园从5月30日开始对围栏进行拆除。目前,长春公园已经完成了公园南侧皓月大路沿线以及西侧正阳街沿线所有围栏的拆除工作,公园北侧及东侧的围栏暂不拆除。长春公园办公室宋阳介绍,铁艺围栏拆除的长度达到了1500延米,铁艺围栏拆除掉之后会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进行回收,接下来的工作中公园会根据围栏拆除情况,相应的进行一些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包括补充一些绿植,更好地营造公园的绿色空间。
长春公园外部的规划改造正在进行中,难免会有人抄近路进入园区或是将自行车、电动车带进园区,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会加强园区秩序的管理,市民进出公园还需选择适合的出入口。“第一,就是加强我们自身的公园管理,包括增加管理人员每天的巡逻频次,更好地劝阻、阻止这些不文明的游园行为;其次,我们也会通过一些宣传,倡导市民文明游园。”
/田微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暄 报道 长春公园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