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7日
首页
第A15版:市州/广告

野生河麂现身吉林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惜未能存活下来,或将其制成标本

    “我们这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也没见过这东西,开始以为是狍子呢。”5月6日,张彤宇说起发现河麂的过程说:“稀罕倒是挺稀罕的,就是稍微笨了点。”

    长得像狍子的河麂

    张彤宇是红石林业局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他对这个小东西印象很深刻。5月1日当天,红石林业局贮木场场长王军在带领工人干活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兽在来回奔跑。

    “开始都以为是狍子呢。长得很像,体型也跟狍子差不多,就是奔跑姿势略微有些差别。”张彤宇介绍,大家发现这个小兽很怕人,一直躲得远远的。扔给它玉米,它要等到人走很远了才敢上前。

    逃窜时卡在铁栅栏上

    “网红神兽”狍子因为傻乎乎的性格,被许多网友记住了。这头小兽似乎也有点笨,在疯狂逃窜时试图穿过铁栅栏,但头过去了,身子却过不去,最终被卡住了。工人们想解救它,发现它不让人靠近。

    “走近了才发现它有獠牙,这肯定不是狍子了。”张彤宇介绍,工人们迅速联系了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动保人员通过查询对比,确定这是一头河麂(注:音jǐ)。随后,动保人员联系了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并于5月4日晚上送了过去。

    省内首次发现野生河麂

    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吴剑锋介绍,见到这头河麂的时候,它身上有多处伤痕。右后腿、蹄头、右眼等部位都有外伤,它的应激反应非常剧烈,胃里的食物都吐出来了。最终,6日早上8点多,这头河麂还是死亡了。

    吴剑锋表示,野生河麂在我省官方记录中并未出现过。最近几年,省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曾经有过救助记录,但是并不能确定被救助对象是否是野生的。

    “这头河麂无论是皮毛色泽、警惕性等方面的表现,基本可以确定是野生的。”吴剑锋表示,野生河麂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沿岸以及朝鲜,推测这头河麂可能是在中朝边界活动,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来到了我省境内。

    或将其制成标本

    据悉,河麂还有一个俗称獐,也叫牙獐,属于鹿科,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麂外形似麝而稍大,体长90-100厘米,体重约15千克。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不结大群,独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行动时常为蹿跳式,迅速。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

    吴剑锋表示,这次在我省发现活体野生河麂意义非常重大。对这头已经死亡的河麂,吉林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计划先对其进行检测,如果没有传染病,会将其制成标本,送到“三湖保护局”以供观赏、教育。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洋 报道 红石林业局供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