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同时也是吉林省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感染防控组组长。与外表的温柔娴静不同,作为吉林省感控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孙丽萍留给人更多的印象是勇于担当、坦率敬业与一丝不苟,正是这样的刚毅性格让她每临重任,都会选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17年前的2003年,她第一批报名抗击非典,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SARS病区鏖战20天;17年后,又是一场战“疫”,她大年初二告别83岁的老父亲,跟随吉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紧急抵达武汉,坚守60天胜利凯旋。距离3月28日返回吉林已近1个月,3月25日与记者聊起支援武汉“疫”线的日子,孙丽萍依然充满着无限的斗志与激情。
感控的极致在于
“上工治未病”
面对肆虐的疫情,无数的“白衣斗士”不顾一切奔赴疫情战场。而能让这些“白衣斗士”毫无后顾之忧奋勇拼搏的,则是以孙丽萍为代表的感控人。所谓感控,即医院感染控制,包括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监测、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技术等。作为我省感控领域的著名专家,孙丽萍深知感控的极致在于“上工治未病”,提早从多方面、多环节着手,尽量做到面面俱到、无懈可击,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病毒蔓延的势头,同时也才能给予前线战友最强有力的守护。
“1月26日吉林省首批医疗队到达武汉,第二天全体队员一起接受了国家统一安排的包括新冠肺炎诊疗和感染控制方面的培训。我们所支援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是收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所以说我们的防控任务是非常重的。”孙丽萍回忆说,当时医疗队有5名感控人员,她第一时间组建成立感染防控组,由她担任组长。
刚到达武汉市,医疗队员的感控培训便立即开始。风尘仆仆的孙丽萍未顾得上歇息,就立马投入到工作中。
尽管当时防控布局已经做好,但在医疗队进入疗区开展工作之前,作为感控人员,要看到疗区的具体情况,才能知道如何去指导大家做好自身感染防控。因此,在给队员们培训后,孙丽萍与感控组队员连夜实地踏察病区布局、流程、分区情况,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进出路线。
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怎么放置手消毒剂、放置的位置,哪瓶贴清洁标识、哪瓶贴污染标识……孙丽萍都和护理组的组员一起探讨,最后分别拿出最佳解决方案。孙丽萍说,虽然每个细节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都会关乎队员的生命安危。
“感控工作的成绩
只有100分和0分”
“感控工作的成绩只有100分和0分,认真做好1万次,但如果有1次疏忽,所有努力都将白费,感控成绩就成了0分。我是感控组长,我们这次来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医疗队员的安全,不被新冠病毒感染。”孙丽萍说到做到。
为时刻提醒大家注意防护,孙丽萍带领感控组把具体的防控措施和制度通过微信发布、驻地张贴的形式提醒大家,对队员也会进行感染防控相关细节的培训和指导:“穿脱防护服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防护服被污染了,就会有感染的风险,我们就强调一定要按照流程去穿脱,我们还制定了队员工作结束返回住所的感染防控要求。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还录制了一个视频发给队员,让队员去看。队员回来后要做好个人的清洁卫生,房间里面的空气,我们要求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是至少30分钟;房间内物体表面,我们要求要每天清洁消毒两次,包括一些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有门把手,还有窗户的把手、水龙头,还有电话、我们自己用的手机,还有房卡,包括这些物体表面也是每天要进行两次消毒的。”
由于当地医院感控办人员不足,医务人员的感控知识培训就成为孙丽萍在疫区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在疫区的这段时间,孙丽萍辗转医院和医疗队驻地之间开展感控知识培训,受训对象除了吉林省第一批和后续医疗队,省工信厅、发改委、卫健委组成的前线指挥部人员,媒体记者,驻地保洁保安人员外,还要前往陕西省医疗队驻地进行感控培训。期间,她针对陕西省医疗队和吉林省第一批医疗队配合期间出现的感控问题,以及驻地和病区的感控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受到了陕西医疗队的好评。
武汉“疫”线60天
她是战友的“保护神”
“一定要记住防护要点并正确执行,保护好自己,我们一定要平安回家。”在武汉的日子里,医疗队员们常常收到孙丽萍这样的温馨提醒。同时,她也不断与感染防控组组员强调,做好医疗队的感染控制,提前要为队友们做好防护,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内工作,这是一名感控人员的职责。虽说职责所在,但在湖北的感控工作量很大,甚至有些超出孙丽萍的想象。
医疗队1月26日抵达武汉,于1月28日早正式全面接收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2东重症疗区。连续工作60天,疗区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9例,治愈出院100例。确诊病例中,重症病例77例,危重症病例14例,重症以上病例占比83.5%。作为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这里的患者年龄偏高,合并基础疾病较多,面对复杂的病情,医疗队成立了多个攻坚组、突击队,这种工作量,即便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都十分耗费体力,何况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很多队员脱下防护服,衣服湿得能拧出水来,人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在病房相对简陋、设施设备不完善、传染病病房分区布局不规范的情况下,医疗队感控团队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作为医疗队感控团队的组长,孙丽萍带领感控团队一遍遍讨论推敲、查找资料寻求最佳答案,先后确定了穿脱防护服、护目镜清洗、清洁物品传送、污染标本转运、医疗废物收集等工作的地点及流程。
期间,孙丽萍还与北京、同济医院感控和重症专家共同参加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和手术室的升级改造。对于不是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该院建筑布局、工作流程等设施都达不到传染病防控要求,交叉感染风险很高,这是摆在所有专家面前最大的难题。既要遵守传染病防控“三区两通道”的要求,又要关注隔离的特殊需要,还要兼顾方便快速施工。
孙丽萍发挥多年的感控知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与各位专家现场勘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且针对空气传播疾病的特点,经过讨论,最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达到收治重症和危急症患者手术的防控要求。
“队员平安无恙回家
是我最好的成绩”
在开展防控培训中,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身处“疫”线,大家的感控意识、感控行为尤为重要。支援的日子里,孙丽萍24小时随时待命,对下班返回驻地的队员测量体温、监督手卫生。每日对医疗队队员进行主动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呼吸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作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吉林省第一批医疗队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承担的都是最难的任务,60天里,医疗队员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与时间竞速,与病魔赛跑,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守护着患者的健康安全,而孙丽萍则保护他们的健康安全。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2东区,吉林省第一批医疗队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他们是吉林省第一支进驻中法新城院区的医疗队,是吉林省第一个整建制接管的疗区,也是收治患者数量居中法新城院区第一的医疗队。3月25日,该疗区实现患者清零。28日医疗队员撤离武汉,返回吉林省进行休整。4月5日,经过14天休整后,137位精锐医疗队员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地回家了。
“看到患者治愈出院,我们的医护勇士安全健康,内心真的特别开心。”如今已经回归岗位上的孙丽萍说,想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即将取得胜利,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看着一批批病人康复出院,作为医务人员的自豪感从来没有这样强烈,更让我感到踏实和安心的是,在我和感染防控组全体组员的努力下,我的战友、可爱的队员勇士们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回到亲人身边,这是我最大的欣慰和最好的成绩。”
亲人说:
为女儿挺身而出支援
武汉感到自豪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女儿是感控专家,武汉需要她,医护人员的安全更需要她的守护,穿上这身白衣战袍,就要挺身而出!我们全家支持她,为她点赞!为她自豪!——孙丽萍83岁父亲孙江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雪 报道 受访者本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