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0日
首页
第A13版:市州

男子小区内突然发病倒地 女护士跪地做心肺复苏

事发吉林市,虽然最终结果挺遗憾,但她的行为得到网友称赞

    “北京小区保安心脏骤停,长春女医生跪地抢救”的类似事件,近日在吉林市同样发生。

    4月17日中午,吉林市一小区内,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发病躺倒在草坪上。路过的小区业主有一位是急诊科护士,对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在疫情期间,这位美女护士不顾个人安危的救助行为引发网友交口称赞。

    网友:

    不顾个人安危,好样的

    18日,吉林市许多网友转发了带有视频的一则消息,17日中午,吉林市昌邑区沈铁幸福里小区7号楼门前,一男子突发疾病倒在草坪上。这时一名年轻女子路过,上前赶紧进行急救,一直等到120急救车赶来。

    视频内可以看到,一名身穿黑色运动服的年轻女子在跪地施救,不时地按压躺在地上没有反应的男子胸部,间或为男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娴熟而专业,紧迫且从容。伴随着她的抢救,视频中有人连声惊呼“脸色儿都过来了……”

    这件事与数天前北京市一小区保安突然摔倒,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攻读博士后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女医生朱灏宇紧急施救的行为很相似,同样引起许多网友称赞。

    “疫情期间不顾自己个人的安危,好样的!”“美女不顾个人安危,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美女!就你干的这事你不火谁火!”网友不吝褒词地夸起这位女子。

    物业人员:

    觉得她好伟大

    19日中午,城市晚报记者来到沈铁幸福里小区,小区物业公司物业部部长张伟光见证了事情的整个经过。

    张伟光记得,当天上午10点半左右,她正在办公室内,忽然听到工作人员的紧急汇报。“我赶紧出去看,发现已经有好多人围在那里了。”

    张伟光看到,倒地的男子身穿一件红褐色外套,里面还有一件红色的长袖衣服。一名穿着黑色运动服的年轻女子正在对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按压,间或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她一直在做按压和人工呼吸,大概有十几分钟,一直在忙碌着。本来她戴着口罩的,为了进行人工呼吸,口罩都摘了。我们都觉得她好伟大!”张伟光回忆,黑衣女子一直在紧张忙碌,后来没有力气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一名年轻女子也上前帮忙,但是只操作了一小会儿,又换成了之前的黑衣女子。“别人都没有她专业,后来听说她是一名急诊科护士。”

    另外一名小区居民介绍,当时一共有二三十名小区居民在现场,其中包括女子的孩子。“是个小女孩,妈妈救人时,她就站在旁边一直看着。我们都说,这个妈妈给孩子上了一堂真真切切的急救课。”小区居民都为女子竖起了大拇指。

    回忆:

    当时只想救人要紧

    在张伟光的帮助下,记者联系到当时的黑衣女子马玉丹。她今年34岁,是吉林市妇产医院急诊科的护士。

    马玉丹说,当天上午她带着孩子出门购物,刚回到小区,正好遇到了此事。她立即冲了过去,开始对躺在地上的男子展开急救。

    “我先探查了他的生命体征,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休克状态。”马玉丹询问四周,有居民主动提供了硝酸甘油。马玉丹给倒地男子含服后,立即开始为他做心肺复苏。

    通过现场小区居民拍摄的视频,可以清晰看到马玉丹为男子做30下心肺复苏然后就做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比例是30:2,我非常清楚。”马玉丹称,自己所在的医院每个月都有相关技能的培训,每年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心肺复苏是必考项目。

    信念:

    如果再来一次,还会这样做

    马玉丹施救过程中,有那么一瞬间,被抢救的男子瞳孔缩小了一些,嘴唇动了一下。这让马玉丹备受鼓舞,继续施救。不过,这个信号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心肺复苏术是一个比较耗费体力的操作。马玉丹很快胳膊酸疼,浑身无力。但是她一直在坚持,“我不能轻易放弃”。后来,有一名年轻女子曾上前替换了一下,但是由于手法不够专业,很快被马玉丹换下,继续施救。

    在平时的训练中,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时候,可以垫上纱布或者纸巾,但是当时情况紧急,马玉丹直接进行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由于是疫情期间,这不免增大了感染病毒的风险。

    “那会儿也顾不上了,只想着救人。如果他真的有病毒的话,我也认了。不能袖手旁观啊!”马玉丹表示,“如果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还会这样做。我不后悔!”

    丈夫:

    我们为她而骄傲

    马玉丹的丈夫姜洋很快知道了此事。“她能这样做,我们家人都为她感到骄傲。”姜洋说。

    马玉丹所在的吉林市妇产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姜洪霞也为马玉丹感到骄傲。“特殊时期,非亲非故,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马玉丹能够做出如此举动,确实值得点赞。”

    唯一不太“理解”马玉丹的,是她5岁半的女儿。跟着妈妈看过许多次急救视频,但是视频中的被施救对象都是假人。这次,妈妈进行了真实的操作,孩子却分不太清楚。“妈妈,那个人是假人吗?”她曾这样问过马玉丹,马玉丹无奈地一笑:“这次是真人。你要好好学习心肺复苏技术,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要去救人,知道吗?”

    孩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相关链接:

    心肺复苏的“黄金四分钟”

    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会长、吉林市中心医院心脏康复科副主任张杨介绍,在国际医学界,有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4分钟后,人体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如果4分钟内进行复苏,可能有半数患者会被救活。

    “但是大家通常不会(心肺复苏)这项技术,而是指望呼叫或者拨打120,通常会错过最好的抢救时间。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会急救,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张杨说。

    /城市晚报记者 李洋 报道 视频、图片 读者提供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