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吉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聚焦我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的关键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履职尽责。截至1月13日12时,大会共收到提案417件。
其中,委员和委员联名提案324件,党派团体提案90件,界别小组提案3件。提案中,经济建设方面提案155件,占立案总数的37.2%;政治建设方面提案39件,占9.4%;文化建设方面提案43件,占10.3%;社会建设方面提案154件,占36.9%;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案26件,占6.2%。
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总体看,委员提案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提案提出更加郑重,选题更加聚焦,建议更加务实,反映民意更加接地气,绝大多数提案建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彰显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建议有: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动能;
聚优势之力将吉林打造成中国“碳谷”;
抢占5G产业“蓝海”,建设“数字吉林”;
以珲春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为突破口,将珲春打造成沿边开放型中等城市;
加快推进“滨海2号”交通走廊建设;
打造“中国·长春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实验区”;
推进吉浙两省合作,发展飞地经济;
推动我省开发区按照“一主六双”新格局进行转型升级;
以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
借助资本市场红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推进我省可溯源农产品体系建设;
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综合支持;
建设“中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区”;
举办国际型冰雪产业博览会等。
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主要建议有:
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无差别全科受理;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见效;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最多跑一次”;
加快推进我省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
壮大企业家队伍,赋予企业家人才待遇;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向基层一线倾斜办案力量;
推进我省法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建设;
加大力度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非公经济党建工作;
渐进式推进工会会员普惠制工作等。
关于推进文化强省方面——主要建议有:
打造“大美吉林”主题IP,加快吉林品牌传播推广;
设立“公木文艺奖”、南仁东纪念日;
建设吉林省文化名人馆;
加强新媒体行业职业伦理建设与版权保护;
推动我省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和繁荣发展;
打造东北抗联教育旅游研学路线;
建立吉菜饮食文化博物馆;
打造“长春影城”及电影全产业链;
实施“正能量网红大V”工程;
加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偏远地区书法教育进课堂等。
关于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主要建议有:
发挥产业资本优势,推动精准脱贫;
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广泛覆盖;
增加我省公众急救设备投放;
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立“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提升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
建立未成年人受欺凌举报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推动“数字社区”试点建设;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实施“区块链+食品安全”;
加强我省“菜篮子”工程建设;
加快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进程;
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和系统监督体系等。
关于加强生态建设方面——主要建议有: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综合保护,推进黑土地永续利用;
加快盐碱地改良,促进西部生态经济带发展;
构建湿地生态监测平台及安全评估与预警体系;
擦亮查干湖“金字招牌”,加大生态开发扶持力度;
推进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建立“散乱污”企业整治长效机制;
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发行绿色市政债券支持吉林绿色发展等。
会议闭幕后,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将会同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及时召开提案交办会,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将立案提案分送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开展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工作,积极推进提案办理协商。鼓励支持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结合实际工作继续积极提交高质量平时提案。
/吉林日报记者 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