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是重要的能源,有多少粮食就有多少秸秆,做好秸秆资源化利用就是‘捡回另一半农业’。”彭飞委员从事秸秆产业开发多年,谈起秸秆,他眼里总是闪烁着光芒。
“我省秸秆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和偏西地区。每年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4000多万吨。其中玉米秸秆占全部秸秆资源的84.6%,小麦、水稻、大豆、高粱、杂粮等其它秸秆占15.4%。”
“今年,我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秸秆综合利用,提出‘标本兼治坚决治理秸秆露天焚烧,疏堵结合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制定《关于加快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进耕地质量、耕作生态、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实施意见》。”
“以每吨秸秆1000元产值为例,我省每年秸秆总体产值将达到400亿元。”
基层调研、市场分析、政策措施……彭飞对我省的秸秆情况了如指掌。
“推进秸秆工业化利用、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加快我省秸秆工业化向产业化迈进。”彭飞介绍说,我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4届中国(长春)秸秆产业博览会,全面展示了我省秸秆产业政策、综合利用成果、产业发展成果、产业扶贫成果,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
“秸秆产业是我省重点鼓励发展的绿色环保产业,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黑土地、加快吉林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建议,推进建设秸秆大数据共享平台,根据各地秸秆品种、数量、布局,因地制宜确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通过打造秸秆产业示范园区、秸秆行业示范基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规模效益的秸秆产业化发展格局。
/吉林日报记者 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