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
首页
第A06版:聚焦

让这里成为冬奥冠军的摇篮

——松花江边一座“第三类”滑雪场的美好期待

    18日,“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迎来了入冬以来第二场大规模雾凇。松花江边银装素裹的盛景,不仅为雪季里的吉林增添了“颜值”,更为孩子们玩冰嬉雪提供了“嗨点”。在距离临江门大桥约25公里的吉雪滑雪场,有一份像盼雾凇到来一样的美好期待。

    7点,晨曦微露,一个瘦高身影出现在吉雪滑雪场——44岁的总经理梁刚,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翘首期待着新一天来上滑雪课的孩子们。上一个雪季起,吉雪为船营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上滑雪课,免费为冰雪特色校的孩子提供训练场地,只因为梁刚的期待:让这里成为冬奥冠军的摇篮。

    “我国的滑雪场大体分为三类,常见的是度假类和体验类,我的属于第三类——培训类。”梁刚说,2022年冬奥会越来越近了,滑雪在中国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了,雪季免费对大规模学生开放,必然会减少收益。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周期来看,这里的孩子很难在2022年冬奥赛场大放异彩,但他更看重长远价值:“三个奥运周期后,也许从吉雪滑出去的冬奥冠军就诞生了。”

    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吉雪,位于船营区大绥河镇,是吉林市12家滑雪场之一。在梁刚和朋友筹建滑雪场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地。从2017年雪季运行至今,这里已成为吉林市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的重要平台。从“无中生有”到“冬奥期待”,梁刚的“执念”缘于他高山滑雪退役运动员的身份。

    年少时,受家里经济条件和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条件所限,喜欢滑雪的梁刚只能用竹板当雪板、树枝做雪杖。13岁进入体校正式上雪后,他才得到第一套“像样”的装备——从日本进口且淘汰了十几年的雪具。当时训练时,连正规场地也没有,造雪机更是“传说中事物”,他和队友们只能经常滑野雪。

    “双板呈内八字状,板头相隔一拳距,禁止交叉重叠……”船营区第二小学的学生勾楚为一板一眼地向记者展示着刚刚获得的“技能包”。他的同学单浩然则表示:“我喜欢滑雪,我觉得滑雪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

    看着孩子们快乐地“秀操作”,梁刚感慨:“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1994年退役后,带着没有优秀成绩的遗憾和推广滑雪运动的执念,梁刚辗转多地从事滑雪教学和进修工作,最后回到家乡。“在外闯荡那么多年,才发现家乡的雪这么好!专业点讲,吉林地处北纬43度,与阿尔卑斯山同处‘冰雪黄金纬度带’,这里的雪属于粉雪,雪质属于上品。”他说。

    从2014年筹建到2017年投入运营,吉雪的功能定位始终为“第三类”滑雪场。“即使未来我们会增加温泉、住宿等度假类滑雪场的服务,但培训人才的主功能不变。”梁刚说,越野滑雪和高山滑雪都是冬季体育的基础大项,虽然它们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属于“欠发达项目”,但是学习它们能为孩子们培养出参与冰雪的乐趣,也能为好苗子转项到“优势项目”打下根基。

    记者在现场发现,与传统滑雪场请教练“边学边滑”不同,在吉雪上课的孩子们要在平地雪面上经历3小时的基础动作练习才能上板开滑,教学上更注重国际化、专业化。

    吉林市船营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柳介绍,为了确保孩子们参与冰雪运动的安全,各学校在组织上雪、上冰之前都要在校内先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普及,在实操阶段校方老师和医护人员要全程随行,场外要有救护车待命——这里距离最近的医院车程不到5分钟。

    “唰——”在吉雪滑雪场越野滑雪区,十几道身影快速闪过,扬起一串银辉。每隔几日,搜登站镇中心小学越野滑雪队就要来这里“打卡”。得益于“冰雪运动进校园”,这所乡村小学已向专业队输送了一批青训人才。9岁的金思续“雪龄”仅1年,却已在新疆、内蒙古等地举办的比赛中屡获佳绩。谈起冰雪,她说最大的能量来自“偶像武大靖”。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出台以来,吉雪在上个雪季免费接待了1.8万人次学生,2019至2020年雪季有望突破3.5万人次。虽然场地、雪具、教练等各方面资源被孩子们“占”了不少,经济效益上也“亏”了不少,但梁刚表示:“为了成为冬奥冠军的摇篮,我愿意一直坚持下去。”/新华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