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5日
首页
第A09版:聚焦

中国桃花源小镇中的“群演”代表队

    文国华从小就喜欢看电视,李小龙、成龙主演的功夫电影,他反复看上很多次也不会腻。这位资深影迷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也能登上舞台,成为一名演员。

    换下白天做小时工时穿的工装,51岁的文国华每天晚上6点都会准时到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区“打卡”上班。

    在实景演出《桃花源记》中,文国华头戴斗笠、穿着草鞋、拿着皮鞭,出演一名牵马人。演出时,他的职责是牧马和定时燃放烟花。

    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借武陵渔人行踪的线索,把现实和理想生活联系起来,写下《桃花源记》。如今,这一散文名篇被收录进中学课本之中。

    自2017年开演至今年11月,实景演出《桃花源记》共计演出645场,累计为45万人次游客“还原”了武陵渔人当年的生活场景。

    文国华今年7月和另外数十位周边村民被该演出项目吸纳为第二批群演。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份兼职每个月会为他额外增加1580元的收入。

    “尽管我的演出时间只有2分钟左右,在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之外,我仍会花心思思考,如何更加自然地扮演角色。”文国华和记者分享着他作为一名演员的“自我修养”。

    在这一实景演出中,观众们可以乘船漫游在桃花源风景区4.6公里的河流剧场中,浸入式观看桃花源渔樵耕读的原始劳作生活。对都市人而言,这里依然留有世外之感。

    实景演出上演以来,先后有1200多人次参与演出运营。常德市桃花源盛典演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剑峰告诉记者,演职人员有360人,其中95%都是本地人,许多老百姓通过参与演出实现了脱贫。

    “我们用演员轮换的方式给更多的贫困村民机会。目前风景区正在打造秦溪两岸生态田园剧场,将为更多村民提供创收机会。”张剑峰说。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桃花源风景区已带动3个贫困村摘帽,助力贫困家庭每年户均增收4000多元。

    这一文旅演出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增收,村民们的生活面貌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017年第一批进组的刘明祥是文国华的“老前辈”,身形消瘦、棱角分明的脸颊配上标志性长发,挥动手上的鞭子时,他俨然是桃花源中不问世事的羊倌。当初选拔演员时,他没想到自己和家中的20多只羊能被导演相中,成为群演。虽然不知道如何表演,但刘明祥一直很努力地配合导演。

    如今,演出经验丰富的他,还把儿子拉来一起参演,父子二人每年能有近4万元收入。今年,刘明祥一家人入住了演艺公司在剧场附近修建的房子,他和20多只羊实现了走路“上下班”。

    “以前景区没人来,现在人越来越多,也养活了更多村民。”刘明祥笑着说,过去他基本靠养羊卖羊为生。当上“演员”后,他没有再卖过自家的羊。“如果我不做这份兼职,根本想不到可以住新房,这份工作让我重获对生活的热情。”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生活在中国南方桃花源小镇的人们,有的夫妻同行、母女牵手,抑或是爷爷带着孙子,悠闲地唱着歌儿从各自家中出发,向秦溪河流剧场两岸汇集。他们家里的竹筐、锄头和犁就是表演道具,就连自家饲养的鸡鸭鹅狗、猪牛马羊都成了每晚演出中受到观众追捧的动物明星。

    演出结束后,群演们会三五成群约着喝擂茶、聊天。文国华还和伙伴们约着一起参加老人护理培训班,收获一项新技能,考试通过后即可上岗。

    “下了班,大家聚在一起热闹,这种生活真的很开心很放松。”文国华说。

    /新华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