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专家提示,心衰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秋冬季节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高发,也可成为引发心衰的“罪魁祸首”。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介绍,我国心衰患者多,数量超千万,危害很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心衰。心衰作为各类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可由多种病因导致,其发生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一旦发生则治疗逆转的难度很大,因此尤其要留意“苗头性”的危险信号。能使心脏负荷过重、造成心肌损伤的因素都可导致心衰,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心肌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心衰的高危人群。
程景林说,年轻人熬夜工作、学习、玩手机、在网吧通宵打游戏,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过度疲劳,而有的人在患感冒、腹泻之后仗着自己年轻没有好好休息,这都会导致“心力不济”。
张健介绍,心衰有两种,“急风骤雨”般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会突然发生严重不适;还有很多是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可表现为精力和体力下降,比如原来爬楼不费力,现在上两层就“气喘吁吁”,还可能有记忆减退、夜间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一旦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憋气这些典型的心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