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
首页
第A03版:发布

4K修复版《开国大典》在长影举办看片会

科技让经典重生

    昨日上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年出品的经典影片《开国大典》4K修复版在长影电影院第7棚举行了隆重的看片会活动,该片将于10月18日在全国公映。该片导演李前宽、肖桂云专程来到现场,与长春的新老影迷共同分享了影片拍摄前后的幕后故事,更盛赞4k修复版《开国大典》的色彩、声音等各方面,“让观众能够看到比我们当年拍的更加精彩的作品,感觉无比自豪。高科技给我们老一辈电影人带来了福音。”

    李前宽、肖桂云夫妇是长影著名导演、著名电影艺术家。二人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长影工作,1981年开始联合执导影片,代表作包括《开国大典》《佩剑将军》《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甜女》《黄河之滨》《田野又是青纱帐》等多部记录时代的优秀影片,曾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五次荣获“华表奖”优秀影片奖,三次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四次获“五个一工程”奖等。他们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作品大多反映特殊时间节点的百态众生,真实记录和艺术地再现了共和国成长画卷中的关键历史时刻。

    电影《开国大典》于1989年9月21日首映,是长影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献礼之作。影片用纪实的手法描绘了从1949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到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蒋介石、宋庆龄等138位历史人物的风貌。

    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开国大典》实现创新和突破,将历史纪录片与拍摄的镜头,透过色彩转换、镜头运用、演员表演、场景转换,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真”与“假”镜头的相互碰撞,以纪实性与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手段,达到一种奇特的既真实又有诗意的审美效应,曾被很多人所称道。《开国大典》进行4K修复过程中,两位导演高度重视。李前宽导演曾强调,30年前《开国大典》中融合了一部分历史影像资料,当年拍摄时为能够更真实的贴合历史画面感,与历史影像资料不违和,所拍摄的画面均采用了有历史年代感的色调,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它的历史年代感,历史影像资料要“修旧如旧”。

    影片修复完成后,最终呈现的效果也让两位导演开心而骄傲。“4K技术让我们获得了一个崭新的、更协调、更真实、更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过去的电影呈现出新的艺术感,我非常开心。”李前宽表示。肖桂云导演对于高科技修复技术为电影带来的变化更是激动不已,“拍这部影片时要展现‘三大战役’,138位历史名人,难度特别大,我们当时想办法让资料片和史实结合,而这个资料片是1949年前的素材,到今天已经是70多年。如今能把70年前的所有划痕去掉,让观众能够看到比我们当年拍的更加精彩的作品,我感觉特别幸福。”

    在现代高科技的修复技术下,经典影片《开国大典》将以高清晰度、高帧率、高动态范围、5.1环绕立体声的全新版本与全国观众见面。

    /记者 韩玉红 报道 吴然 摄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