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9日
首页
第A02版:发布/广告

人工智能已精通多门“动物语言”

    例如,人工智能语言分析技术正被用于解读宽吻海豚的声音,以及编制海豚语言词典。

    这项工作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涉及各种各样的物种。研究人员正在利用技术收集数据,以应对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些最严峻的环境挑战。当中的部分研究者获得微软地球人工智能计划(AI for Earth)的资助。

    下面是一些正在进行的项目的简单介绍,以及他们希望实现的目标。

    1.倾听大象的声音来助力保护工作:声学监测方法正在被用来识别和跟踪非洲森林象——这种物种的数量在中非雨林中急剧下降。该大象倾听项目使用50个传感器来监测热带雨林中近1250平方公里(约合485平方英里)的面积,并在大象四处游荡时对它们进行记录。

    最近,保护指标项目获得了来自微软地球人工智能计划的一笔资金。该项目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和基于云的数据分析,帮助这些倾听项目扩大服务规模,使得它们的保护工作更加有效。

    2.昆虫的声音揭示广泛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美洲大螽斯(蟋蟀和蚱蜢的近亲)的交配叫声本身似乎并不十分重要,但对于研究中美洲雨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科学家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研究的关键所在。这些昆虫在热带食物链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它们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互动可以揭示关于各种问题的有价值的信息。

    另外,有个团队目前结合使用声学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来监控100种美洲大螽斯,并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将研究范围扩大到其他的物种,比如猴子。该团队包括来自康奈尔大学生物声学研究计划和达特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

    项目研究员霍尔格·克林克指出,“声学是研究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的伟大工具,但分析部分一直阻碍着我们前进。而这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则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机会。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

    3.利用鸟鸣声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鸟鸣声既动听又复杂。经验丰富的观鸟者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方言的鸟鸣声,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匹兹堡大学的贾斯汀·基茨博士正在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识别不同类型的鸟鸣声。这使得科学家能够识别出数量在减少或受到威胁的物种,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基茨博士指出,“我们的工作所收集到的数据,最终将有助于为有效保护不断变化的地球上的鸟类和其他发声物种奠定基础。”

    4.分析鸡叫声,改善动物福祉:除了微软地球人工智能计划资助的项目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专注于研究动物声音的项目。你能分辨出压力大的鸡和吃饱的鸡之间的区别吗?来自乔治亚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收集鸡在不同环境下发出的叫声,其中涉及与捕食者的距离、空气温度甚至鸟喉咙里的粘液量(可表明是病毒感染)等因素。

    然后,通过一个机器学习程序对那些声音进行分析,该程序经过训练,能够识别来自禽鸟的不同声音。这些数据可以提醒农民注意鸟类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使得他们能够在必要时及时作出应对。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