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一位老兵在天安门城楼上,顶着烈日,全程站立向受阅部队敬军礼的一幕,曾感动了无数国人。央视直播阅兵式的画面中,老人敬礼的特写镜头长达5秒钟,人民日报关于他的一条“致敬老兵”的微博,引来近7万人转发。
这位可敬可爱的“敬礼老兵”就是新四军老战士史保东。
回敬军礼是替战友
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当我看到阅兵的队伍走来,我想起了我的战友们,看到我们国家军队的力量这么壮大,我很兴奋,不由得举起了右手,这个军礼,是对祖国的致敬,也是对战友的回礼。”史保东说,我迎着受检阅的队伍,目光追随着他们,脑海中浮现了和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追忆起那些为抗战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们。这个军礼是替他牺牲的战友们向受阅的官兵们致敬,向三军将士致敬,更是向伟大的祖国致敬。
伟大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这三句话是史保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阅兵时说的话,作为一名老兵,能登上天安门城楼上观看抗战胜利阅兵,史保东说这是他一生最高荣誉,他很荣幸还活着,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直至今日,回想起当初敬礼的举动,史保东仍旧激动不已,他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当时有人叫他坐下来休息,但他不觉得累,坚持敬礼,这是我党我军的革命传统,是广大官兵互相尊敬,互相爱护的表现,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战场上负伤
他坦言“没想到能活着”
肺部曾被“三八”式步枪打穿
1926年10月出生的史保东,原籍是江苏省泰兴县, 1940年8月参加革命,担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等职,1942年7月和1945年5月,史保东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战斗模范奖章,1956年,史保东又被授予抗日自由奖章和解放战争三级勋章。
走进史保东的家,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那一枚枚奖章和荣誉,抗日战争时期,史保东随部队开辟了江高宝一分区,兴化、东台二分区,泰兴、江荫三分区,南通、如皋四分区等根据地,参加了反清乡反扫荡和对日伪大反攻等数十次战斗、战役,有力地打击和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因此获得了战斗模范奖章。
解放战争时期,史保东参加了解放华北的许多战斗、战役,如济南、孟良崮战役等,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在解放厦门岛战斗中,由于指挥果断,以小的代价完胜敌军,荣立三等功1次。
“1956年授军衔时被授予抗日自由奖章、解放战争三级勋章。”史保东向记者介绍,年轻时的他敢打敢拼,上战场不怕死,在战斗中多次主动承担最艰难和危险的任务,由于表现突出,他的职位在战争胜利后都会得到提升,兴化战斗、上海战斗、渡江战斗、厦门战斗中,他担任突击队队长。宝应战斗、鲁楼战斗中,他担任正面攻击任务。淮海战役中,当时任连长的他带领连队同黑山阻击连一起完成了最艰难的阻击任务。福州战斗中,担任阻击退敌的任务,当时他已经任代营长一职。
危险任务生死难料,1944年的大岗战斗(兴化与盐城交界)中,因封堵日军的下乡扫荡未能成功,史保东在撤退途中被日军三八式步枪击中,肺部被子弹从背后打穿。时至今日,他身上的伤痕仍清晰可见。“这是我多次负伤当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子弹从肺部穿过,打了一个窟窿,都是淤血,我躺在铺板上,说不出话来,之后被送去了后方医院,药品紧张,只有消炎片,战友们都以为我死了,我却奇迹般活了,半个月后再次重返战场。”史保东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至今都在庆幸自己命大。
九年未见老母亲
回来时已戎装一身
战场炮火连天的厮杀没有让这个铁血硬汉胆怯后退,当提起老母亲时,眼前这位老兵不禁落泪了。他回忆起当年,家里清贫如洗,母亲经常带着他出去要饭吃,他记得临走的时候留给母亲的一席话:“妈,我走了,能不能回来,就看造化了。”史保东说,参军后的第九个年头,第一次回乡看望老母亲。
那是淮海战役后,大部队经过台州,离家30里,史保东请假希望能回家看望九年未见的老母亲,之后独行与大部队会合,得到允许的史保东,骑着马,带着枪,一身戎装赶回家中,在自家屋后20余米处见到了母亲。她提着一个篮子正要和同村的一个婶子去地里挖野菜,看见有人骑马奔着她们走去,吓得两人赶紧往相反的方向跑,见状的史保东赶紧下马,高喊了一声“妈”。
话到此处,老人稍作停顿,声音哽咽了,眼里泛起了泪花,他接着说,“这一声妈,九年未叫了。”当时已经是营长了,九年离家没想到还活着回去,老母亲也很高兴。刚刚团聚的母子又即将分离,史保东在两天后只身一人前往指定地点与大部门会合。
史保东说,别看参军时年纪小,甚至连扛枪打仗都不会,但他特别爱学习,跟老兵学习打枪,老兵带新兵,受到教育,当时他在部队里,领导和老兵待他就像家人般一样。当时,同村一起参军的人没剩下几个,史保东很感慨自己还活着,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个时候革命精神很简单,就是一心为革命到底,就算战死,为革命牺牲了,也很光荣,当年保家卫国的决心让他见证了胜利的伟大时刻,看到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晚年生活仍旧发挥爱国余热
望革命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史保东1964年8月转业到水利厅任水产处处长等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成绩突出。1988年离休后,他还经常到中小学校宣讲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到高校与大学生开展座谈,义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为社会奉献余热。
耄耋之年的史保东和儿子居住在长春市朝阳区南湖新村,身体硬朗的老人说话条理清晰,耳不聋眼不花,还十分的爱笑,平时他最喜欢到家对面的南湖公园散步,“趁着现在还能走,多走走多看看,现在的生活好啊。”采访中,史保东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十分的满意,他说即便历史在他身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印迹,但现在的他生活的很幸福,国家强大,军队强大,让外敌侵略者有来无回。”
记者手记:他是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兵,他更是可爱可亲的耄耋老人,被他身上那股子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鼓舞,在老人灿烂的笑容里感受温暖,憧憬未来,也是对他敬佩的回礼,让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我想,这正是老人想对当代年轻人的寄语,深入骨髓,意义深远。
/记者 李娜 报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