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31日
首页
第A13版:吉林省特色小镇系列之范家屯镇

民生清单提升居民获得感

    全域城镇化 

    据范家屯镇党委副书记孙学忠介绍:范家屯镇城镇人口由9.45万增加到现在的10.5万,城镇化率由70%提升到现在的77%,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主要是采取了两条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能够稳定地将农村劳动力由土地上和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上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二是通过宅基地换住房的方式,实施“整村迁移,集中安置”,镇里启动了总面积为40多万平米的6个村民新型社区的建设,可转移安置农民5171户,解决了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让他们在城里住有所居。

    记者在走访平洋社区时看到,一栋栋高楼整齐林立,楼宇间井然有序,路面干净清洁,往来居民神态悠闲,惬意自如……

    这个社区的居民是由平洋村整村搬迁过来的,是范家屯镇第一个实现城镇化的村子。住上了楼房的村民们都用上了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燃气灶……再也不用抱柴火烧火做饭了。而且很多人家用上了地热,冬天都得开窗户,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生活便利多了,这就是平洋模式,即整村搬迁,土地流转,宅基复耕。

    整村搬迁方面:平洋村6个自然屯、537户、2055人,全部入住镇里新建的农民新型社区。此前,范家屯镇协调开发商,先垫资给农民建社区,让村民“上楼”。村民按原来住宅面积1:1置换,仓房等附属物按评估价进行货币补偿。村民自主选择房子的大小,想比以前大些的,增加的部分按每平方米2800元购买;想比以前小一点的,政府按照同样价位返钱。

    土地流转上,农民进城以后,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统一耕种,每公顷1.3万元租金。村集体获得的种植收入大约在126万元左右,按照耕地的收益标准返还给村民。

    平洋村整村搬迁后,共腾出宅基地84公顷,建设新型社区需3.5公顷,根据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余下的80.5公顷可转为建设用地指标。这些指标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后,预期收益3.36亿元左右,其中,1.5亿元用于建农民新居,还清开发商垫资;1.8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复耕后的土地也统一由集体经营,复垦的面积里除了农民的宅基地,还有公共用地,这一部分村集体收益,用作村民“上楼”后的物业费、管理费、卫生费和村集体提留积累。

    而在十家子村,则是就地城镇化。在硅谷大街一侧,十家子新型社区一期6栋楼已经竣工,待二期建成后农民可以直接入住,农民的身份也就可以直接转为城市居民。楼房的居住面积是按照1:1的比例置换,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换回来的楼房马上就增值再加上安置费和土地补偿费,很受农民的欢迎。

    民生大文章

    范家屯的民生大项目,以基础设施为方向,合理布局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基础设施,同时在周边设置绿化带,给产业集群集聚打造良好环境。

    硅谷大街(公主岭段)已实现与长春市硅谷大街的全线贯通,这是范家屯镇融入长春市的关键一步,也是最具标志性的一步。从镇中心公交车站点出发,到达汽车厂区,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范家屯由此实现了与长春市的零距离,其他的基础设施项目,有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分别对民主街、电业路、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此外,还有东部新城供热项目、净水厂项目、垃圾处理场项目、全民健身公园项目、广德寺公园项目、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

    以这种民生清单的方式,范家屯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努力改善城乡百姓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

    “包保责任”落实民生举措

    为把民生项目选得更准、办得更好,范家屯镇每年向全社会征集为民办实事意见建议,以“群众呼声高、项目可操作、财力可保障”为标准,精心筛选确定了利民实事清单。把民生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镇委班子领导“包保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盯分管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瓶颈,为民生项目快速推进开辟了一条条“绿色通道”。

    同时,范家屯镇政府与各责任主体签订了目标责任状,每个实施任务的单位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班子,制订了科学具体的实施方案,制订出进度计划表,加班加点,确保按期完成,取信于民。

    “均等服务”关注热点民生

    如今,范家屯镇大力发展教育、就业、医疗和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针对医保报销难问题,在镇医院设立了”低保人员报销药费绿色通道”和“学生儿童送药费绿色通道”两个“绿色通道”。 成立了范家屯慈善分会和阳光助学基金会,对贫困学生和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家庭给予救助。

    为全力整治群众办事难问题,建立了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将计生、低保等站所全部集中到综合便服务中心;全镇10个涉及政务公开的部门已全部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

    同时,该镇还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农村技防建设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重点工程,在全镇所有行政村建成了标准农村警务室,覆盖全镇所有自然屯,256个视频监控点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目前,全镇农村技防建设村覆盖率达到100%。

    “全员保障”发展底线民生

    现在的范家屯,出了小区大门,沿街绿化的处处都是美景,村屯环境管理实现了常态化,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一天天改善。

    为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范家屯对全镇城乡环境进行了整治。全镇城乡道路全部实现了硬化,80%的居民喝上了自来水,镇区全部实现了集中供热,总供热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主要街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城区路网达到了四通一平标准,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同时,为更好地满足低保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逐年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