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一年多以来,生不生二孩成了社会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数十个家庭,他们来自上海、广州、杭州、金华等地,覆盖了一二三线城市。其中最不敢、不愿意生的是一二线城市里收入中等、房贷压力大、教育期望值又高的所谓“中产阶级”或“新中产”,此外,近年来大中城市房价攀升,许多家庭也由于这些因素在考虑推迟生育,或影响再生育的决策。
“独生爸妈”更愿意生二孩
今年34岁的清水是上海某985高校的教师,她的大女儿悠悠今年4岁了。2016年7月,悠悠的弟弟出生了,如今她儿女双全,是大家眼中的“人生赢家”。之所以选择二孩,除了2013年国家放开单独二孩政策的契机外,也与她和丈夫作为独生子女那份孤独的童年记忆有关。
“我母亲是医生,夜以继日的上班,我爸爸则整天呆在实验室。那个时候自己带一把钥匙,回家冷冰冰的,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感觉很不好,我不想让女儿也有一个孤单的童年。”她说。
在记者的采访中,这几乎是所有二孩家庭主要的出发点:希望两个孩子有个伴,不那么孤单。这其中,特别是童年有缺失感的“独生爸妈”往往更愿意生二孩,希望在孩子身上弥补那份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
此外,因为是“独生爸妈”,双方父母可给予的人力、物力支持都要更多,也是促使他们“敢生”的一个因素。
谁在生育二孩?
最近,山东省因为“最敢生”上了几次头条。根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活产数达到1846万,较2015年增长11.5%。但根据山东卫计委的数字,2016年山东省人口出生数量达到177万人,同比增加53万人,增幅为42.7%。其中一孩出生占出生总数的34.2%,同比增加15.7%;二孩出生占比63.3%,增幅为69.9%。
从记者2017年春节回乡的观察来看,二三线城市的同学或朋友似乎更热衷于生二孩,这与他们的生活成本、职业压力等都比一线城市低不无关系。而最不敢生的,正如前文的那位上海奶爸所说,是那些“书读得多,钱赚得少,异地打拼的,主要就是一二线城市所谓的新中产,在房贷、教育等压力之下,对二孩望而却步。专家指出,是否选择生二孩受经济、地域、受教育程度以及羊群效应等方面因素影响。另外,生不生二孩还有羊群效应和从众心理,因此会有个时间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