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旅游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丰富的低端旅游产品供给已无法满足人们高质量的出游需求,将供给侧改革落实到旅游业,必将获得发展的新机遇。2017年,是吉林旅游发展的改革之年,全年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以及工作重点的制定,都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的。而作为吉林的“文化符号”,冰雪旅游的成功突破,完成了吉林旅游业发展总体构想的第一块“拼图”。
实现“白雪变白银”
去年12月,全国首个国家级、国际性以“雪”为主的冰雪旅游产业博览会召开,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3个省区市的客商参会参展,共接待观众6.8万人次,现场成交额达2200万元,签订合同金额1.8亿元。雪博会当月,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游客同比增长75%,庙香山滑雪场增长45%,夜场爆满。
过去默默无闻的临江市坡口村现在小有名气,全村仅100多户人家,但2016年的旅游产业收入却超过了300万元。依托乡村冰雪旅游,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把“风景”变成了“产业”,“白雪”换来了“白银”。
……
着力建设四大产品体系
冰雪产业是吉林省具备国内领先发展、国际竞争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高、市场前景好、消费拉动大、综合带动性强。为紧紧把握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增长期,充分释放冰雪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与潜力,大力发展“白色经济”,加快推进“白雪换白银”,引领服务业发展,助推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初步建成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3+X”冰雪全产业链,使冰雪产业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在丰富产品供给方面,《意见》明确指出:增强冰雪旅游的体验性与参与性。重点打造东部冰雪体验之旅、延伸拓展西部渔猎文化之旅、培育开发南部康体养生之旅;具象为“深度玩冰、厚度玩雪、暖度温泉、热度民俗”产品符号,着力建设冰雪休闲度假产品、冰雪温泉养生产品、冰雪观光体验产品、冰雪民俗史迹产品四大产品体系。而这必将推动我省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
将实施冰雪“十大工程”
那么今年,冰雪旅游又将有哪些大举措?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局长杨安娣在2017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报告中指出,冰雪旅游要有大发展。全面释放政策效应。全面落实《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在投融资机制、土地利用、税费减免等方面释放政策红利;实施冰雪“十大工程”,推出重大冰雪项目,组织开发“雪地穿越廊道”、低温健康养生等冰雪旅游新产品,培育雪地高尔夫、雪地汽车拉力赛等新业态,打造冰雪旅游小镇。办好第二届雪博会。创新筹办模式,提升展会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市州、冰雪旅游企业和群众的参与度;策划“雪20”高端峰会、冰雪体验营、“雪友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雪博会品牌形象,打造一届以雪为主、产会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盛会。开展高端品牌推广活动。3月,省政府将组团赴瑞士、瑞典、奥地利开展大型冰雪交流推广活动,这将是吉林旅游国际形象的首次亮相;以香港回归20周年为契机,于下半年组织省内冰雪资源富集地区赴香港开展“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大型主题推广活动,同期还将赴浙江等地开展“当浪花爱上雪花”主题推介,持续扩大吉林冰雪的市场影响力。建立冰雪发展安全机制。强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设施保障,完善设施维护、管理、排查等预防机制,推动冰雪运动医学、保险、教育、科技、装备等关联产业发展,构建冰雪安全体系。/记者 孙莹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