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大会。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三抓”会议精神方面,榆树市不仅行动迅速,而且为把“三抓”落到实处,有的放矢,榆树市委书记冯善国带队深入调研,并结合榆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地的“三抓”实施方案。由此可见,榆树市在“三抓”方面是真下功夫,下足了功夫,既有速度又有力度。
>> 市委书记带队调研 力促“三抓”行动落到实处
2月7日上午,榆树市委书记冯善国带领市委办、市经济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导深入到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和环城工业集中区就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确保“三抓”行动取得实效。
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位于环城工业集中区,2015年7月,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分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三个功能区域,屠宰、分割设备现已试生产,熟食加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该项目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工艺与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冯善国一行深入到正大项目建设一线,实地查看项目建设和试生产情况。冯善国指出,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即将正式投产,实现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从养殖到加工、从农业到工业的跃升,为榆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企业负责人要高标准、高规格地抓好项目后续建设,努力将该项目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厂。
在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冯善国详细了解企业2016年生产运行情况,并听取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冯善国指出,作为省内较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中粮生化能源(榆树)有限公司要立足长远,依托榆树市丰富的粮食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榆树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为企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平台,竭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破解发展难题上下功夫,扫清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障碍,从而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调研期间, 冯善国强调,要迅速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扎扎实实地把“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工作当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高质量地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的黄金期,把项目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到位,确保新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打造全市最优经济发展软环境,为推动榆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
>> 出台本地“三抓”实施方案 用实功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
在市委书记冯善国带队深入调研后不久,2月14日,榆树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印发《榆树市“抓环境、抓项目、抓落实”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月15日上午,中共榆树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冯善国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他说,为深入贯彻落实“三抓”会议精神,榆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入研究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在“三抓”上用实功、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全力推动榆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抓项目”,着力壮大经济量级
项目,无疑是发展的主驱动力之一。抓项目,把项目抓好不仅是榆树市委书记冯善国摆在案头的大事,更是要落在实处的大事。榆树市委市政府在抓项目上,不余遗力。从扩大有效投资、壮大项目总量、加快项目进度、强化为项目服务、完善优惠政策、大力度招商引资等诸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扩大有效投资 今年全市投资规模达到303亿元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2017年榆树全市投资规模达到303亿元,比上年增加20.1%。突出重点项目扩投资,力促中粮12万吨柠檬酸、7万吨聚乳酸、阳光凯迪、中天碳暖、国能生物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正大食品、榆树机场、中德环保、凯禹二期、坤泰农业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突出招商引资扩投资,依托“两区”和“五大园区”,加大项目包装和精准招商力度,努力引进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的税源型大项目。突出项目转型扩投资,做好“破立文章”,加大停产企业重组、闲置土地利用工作力度,积极推介,腾笼换鸟,吸引外来企业来榆共谋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扩投资,围绕交通、农业、水利、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壮大项目总量 今年谋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
在壮大项目总量上,榆树市坚持以创新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产业项目;以协调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城建项目;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以开放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开放招商项目;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全力推进民生改善项目。2017年,谋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做好“有中生新”文章,依托中粮、吉粮集团上下游产品谋划一批项目,推进玉米化工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延长产业链条。依托帝斯曼集团,谋划好成药制品、秸秆乙醇、有机肥项目合作开发。整合现有白酒资源,谋划引进战略投资。做好“无中生有”文章,打破惯性思维,立足资源优势,谋划好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项目,着力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提升“两区”整体规划,按照“七通一平”标准,加快“两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两区”承载能力,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完善优惠政策 加大招商引资 加快项目进度
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榆树市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认真梳理,明确标准、时限、责任人,确保按进度推进。建立审核批准“快速通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在建项目抢先抓早,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完成全年目标。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市级领导带头招商引资责任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到有意向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市级班子成员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主战场。配强壮大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力引进项目。以激励为根本,落实利益导向机制,根据新时期形势变化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调整完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兑现承诺。无论谁引进项目,都按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奖励,营造“你引项目我奖励”的良好氛围。
>> “抓环境”全面服务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很给力
榆树市在“抓环境”全面服务经济发展方面真是没少用功夫,从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营造既亲又清政商关系、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破解软环境建设问题等4各方面作出具体的要求并落实到各个部门。
●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 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落实软环境建设主体责任制,榆树市实行软环境建设主要领导负责制,明确各乡镇街、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软环境建设办公室综合协调,涉软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工作机制。完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调整充实市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健全各级软环境建设工作机构,保障人员和工作条件,形成上下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及时组织开展全市软环境建设宣传月活动。健全软环境建设规章制度。制定软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企业评议、第三方评议、举报督办、电视问政、警示通报告诫、追责问责等制度,促进软环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坚决防止和纠正变相审批,破解简政放权“中梗阻”、“最后一公里”及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全面推行“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实体政务大厅整合发展,实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全程电子化,同步推行手机办事大厅。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放开部分领域价格,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
加强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管理,进一步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检查,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经市政府法制部门审核备案后实施,同一行政执法机关对同一企业的执法检查,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次。深入推进清费减负行动,全面清理“红顶中介”“红顶协会”,不得将管理职能转移、分解到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指定有偿服务。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目录清单,最大程度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降低门槛消除壁垒,按照“非禁即入”和“非禁即准”的原则,消除各种阻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竞争的壁垒,构建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营造既亲又清政商关系 对重点大项目和企业跟踪服务
在营造既亲又清政商关系方面,榆树市强力推动政策落位。依据省、长春市有关文件,出台《榆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增强可操作性,对政策举措逐条对照,逐条对接,逐条督办,细化具体目标和责任单位,坚决防止政策落空。建立守信践诺、失信惩治机制。提升各级政府诚信行政水平,抓紧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因为没有兑现承诺引发的问题。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逐步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开展精准服务,定期听取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意见,对重点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集中精力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融资难问题、降成本问题、办事难问题。积极参与全球吉商大会。紧紧抓住全球吉商大会有利契机,发放招商引资宣传册和邀请函,加强与参会企业的沟通交流,做好联系接洽工作,确保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落户。
●畅通软环境监督渠道 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破解软环境建设问题,畅通软环境监督渠道。设立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中心,对接“长春软环境在线”网站,发挥百名软环境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全面受理企业、群众举报投诉、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处理,定期通报督查办理情况。建立曝光和定期通报制度。在媒体上公开曝光损害发展软环境的典型案例,定期通报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落实内部监管不力问责情况,发挥查办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大涉软问题查处力度。成立专门明察暗访组,经常开展明察暗访,对软环境建设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预警告知,对履行软环境建设职责不到位及存在的软环境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对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软环境建设职责、造成重大恶劣影响的乡镇街和涉软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告诫性约见谈话。市软环境建设办公室警示、通报、告诫的单位或个人,相关警示、通报或者告诫事项以及整改落实情况将作为年度软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内容,对未按要求整改,问题依然突出的,严肃追责。对涉软单位严重违反党纪政纪案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
优化双创服务,榆树市突出抓好大学生双创工程、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围绕资金、项目、技术、土地等方面,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生成一大批小微企业,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充分发挥各类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作用,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让民间资本有项目投、有利润赚,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 “抓落实”,强力激发发展活力
再好的想法,再好的规划,归根结底,都要落实,才能实现美好愿景。榆树市委市政府在抓落实上,肯下功夫,真下功夫。从供给测改革、城乡建设、百姓民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真抓实干。
●农业
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创建美丽乡村和生态村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重要工程,抓好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快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整合涉农资金,高质量地完成16.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开展“一江两河”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松坡灌区、延青灌区改造工程。加强标准养殖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抓好5万亩旱作滴灌稻的试点工作,调减玉米面积50万亩。加快发展棚膜蔬菜产业。争取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继续完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好万亩水田示范区和万亩旱田示范区。培育壮大优势农业品牌,打造榆树大米、榆树白酒等地域特色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健全市、乡两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农村厕所改造任务。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和生态村创建工作,打造省级美丽乡村3个、长春市最美乡村3个,建设省级新农村17个。
●商贸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华昌广场、农贸大厅、365生活馆等老商圈的服务功能,推进凯购城商业综合体、欧亚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商圈的建设进程。加强五棵树黄牛、弓棚生猪、五棵树及八号蔬菜市场等现有市场管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1亿元,增长11%。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商企进驻榆树市,构建区域性、外向型大商圈发展格局。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扶持八达货港等物流企业发展,推进鑫海汽贸城二期、鸿运物流科技园、新立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大型农资集散市场建设项目。进一步健全城乡快递体系。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坤泰电商服务中心建设,扶持壮大“中国有机食品平台”,打造榆树农特产品展示厅,集中推广榆树大米、白酒等名优产品。充分利用省级电商平台,引导更多企业进入“吉林馆”“吉林特色馆”。启动“电商培养计划”,提供融资、推介等服务,壮大电商队伍。加强与村淘、一号店等平台合作,发展电商试点镇2个、特色电商村20个,争取把榆树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五棵树滨江旅游区、花园山公园等景区建设。引进民间投资,打造水域休闲度假、农家乐、冰雪等旅游产品。
●城乡建设
“两核一带”发展格局 推进特色城镇建设
对标高位,结合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按中等城市标准,高起点编制“榆五一体化”战略规划,形成榆树至五棵树“两核一带”发展格局。推进棚户区改造进程,实施市区街路新建和改造工程。确保平安供水厂11月底调试运营,完成50栋旧楼房供水系统改造任务。撤并13个小旧锅炉房。实施10个老旧小区天然气改造工程,新增用户8000户。完成漫溪园绿地广场建设,启动实施特色街区改造工程。不断畅通城乡路网,加快推进榆树至松原段高速公路征拆工作。推进榆山公路新立至土桥段修复工程,做好黑大公路拓宽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大坡松花江大桥,建成农村水泥路200公里、改造危桥20座。推进特色城镇建设,抓好五棵树滨江新城建设。各乡镇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镇人居环境。
●民生
建设幸福榆树 实施32个脱贫攻坚项目
深入实施建设幸福榆树行动计划,切实办好《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脱贫攻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完成包保任务。统筹安排扶贫资源,推进实施32个脱贫攻坚项目,完成1498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年末必须完成8690名贫困人口、11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创业促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地农民、残疾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问题。建立妇女就业创业基地,带动全市妇女创业、安排妇女就业,实现城乡联合、抱团发展。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提高城乡低保、五保和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落实好孤儿、残疾、生活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制度,继续资助贫困和残疾学生圆梦大学。深入开展“特困户结对救助”等活动,及时救助群众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市社会福利院和新光荣院尽快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乡镇福利中心配套设施。确保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启动新城区小学和幼儿园新建工程,完成二实验小学和第三小学扩建工程,以及市区四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场馆建设工程。推进农村薄弱校改造,计划补充教师485人。整合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构建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新保健院和市医院妇幼综合楼尽快投入使用。加强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抓好东北大鼓剧场改造工程。做好榆树文庙、档案馆、游泳馆等项目的筹备工作。深入推进村屯文化广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外宣成效,扩大榆树域外知名度。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2017年,榆树市正在以榆树速度,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干劲儿,迅速行动,为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同比增长8%的目标而奋力前行,为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奋力前行,为加快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贡献而奋力前行……
本期策划:侯永辉 徐岩 撰稿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