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6日
首页
第A13版:天下纵横

公园相亲角 折射未婚族父母的焦虑

    曾是明清皇帝祭天、祈求五谷丰登的天坛公园,如今被一些焦虑的中国父母赋予新的愿望:祈求单身子女尽快成婚。 

    天坛七星石简介

    孙雯骥摄情人节前的一个寒冷早晨,77岁的张文(化名)像往常一样来到天坛公园的七星石,希望在这个聚集了几百名家长的相亲角找到理想的儿媳妇。

    一条步行道上,摆放了写有子女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和择偶标准等信息的A4纸。程露摄“这是谁的?赶快挪一下,过红线了!”王姓保安对着人群喊道。虽然到岗不足一年,但他对这里已有所了解,称“相亲角”至少有十几年了。张文表示,自己的独子45岁,名牌大学毕业,现在北京一家国企工作。“我儿子跟我讲婚姻就是谈婚论‘价’。古代人讲究门当户对,其实是对的。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文化素质、家庭背景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她说。像这样多由父母出面的公园相亲角在北京不止一家。

    参加相亲角的人们

    程露摄“来公园相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总比坐在家里等强。”一位陈姓家长说,“这里的好处是可以看看对方的父母和家庭。如果双方家长谈得来,就会留下手机号码,安排子女相亲。”陈的女儿32岁,在外企工作。陈希望找个北京女婿,最好有房,不抽烟不喝酒,工作有能力。陈还是听女儿说起有公园父母相亲角的。女儿朋友的父母在这里成功为孩子找到了另一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24.7万对,比上年下降6.3%。

    天坛相亲角的照片

    孙雯骥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2016发布的《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催婚;25至35岁的单身族压力最大,86%的受访者被催婚,女性比男性还高6%。子女的婚事成了父母的心头大事,他们担心家族血脉无法传承,担心自己老了或去世后子女没人照顾。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愿意被家长干预。在北京一家投资公司工作的李婷(化名)并不着急结婚。“我妈打电话第一句问我吃饭了没,第二句绝对切入正题,问什么时候结婚。”李婷说。为了避免远在山东的家人让她相亲,她撒了个谎,说已有男朋友。在李婷看来,如今许多人对婚姻期许更多,房子、车子、户口等物质条件都变成了婚姻的前提。中国大型婚恋网站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说,公园相亲角反映了父母希望孩子得到幸福的迫切愿望,但这种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管途径。此外,即使得到真实有效的异性联系方式,后续单身男女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父母无法代劳的。

    /新华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