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通化讯 柳河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机制、典型、实践为着力点,突出落细、落小、落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健全融入机制 夯实自觉力
柳河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融入社会治理、融入日常生活,体现到政策制定和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之中。通过各类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以及新闻媒体、通信工具等,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文化渊源、思想内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民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融入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以及群众理论宣讲、百姓道德讲坛之中,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遍及全县各行各业。
从事37年教育工作的柳河县胜利小学校长于会荣告诉记者,在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当中,她认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做人与求知比,做人更为重要。
“为了使这些孩子在胜利小学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成长,我们不仅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肩负起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确定了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定基石的办学理念,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创建了‘美德吧’,让孩子们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烘托出浓厚的氛围,同时把价值观细化到孩子们具体的行动当中。”柳河县胜利小学校长于会荣说。
在“美德吧”中,柳河县胜利小学确立了50个项目,让孩子们理解内容后,结合自己实际去实践、去行动。比如自信、帮助、快乐、勇气、信心等等,让孩子们通过践行这50项内容,培养良好的美德习惯,为他们的幸福人生打奠好基础。
强化典型引领 增强感召力
柳河县注重发挥榜样的典型引领作用,把好人竞相涌现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彰显,通过系列评选表彰活动,用群众身边的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成功举办三届道德模范和“感恩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基础上,以“柳河好人 引领风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四推荐、四评选”模式,发现好人,宣传好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美德、感动群众。目前,该县共评出身边好人3000余人,柳河好人50余人,其中援疆医生尹汉龙当选“中国好人”,季长山、于会荣等10人被评为“吉林好人”。
今年68周岁的张德仁是柳河县柳河镇采胜村的村民,他在村里德高望重,35年来一直义务帮助村民免费张罗喜事丧事,宣传移风易俗,提倡喜事从俭不要铺张浪费,丧事厚养薄葬不要爱面子,使得当地风清气正,人心向善。
柳河县柳河镇党委副书记闫红告诉记者,该镇通过开展“十星文明户”、“最美农家院”、“柳河骄傲”、“柳河好人”等活动评选,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
强化实践养成 提升影响力
柳河县突出平台建设,加大新闻与社会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台、网络宣传平台和手机微博等形式,动态报道核心价值观建设情况。利用公交车体、公交站点牌、商户LED显示屏、商场楼道、服务大厅、工地围挡等播放、张贴公益广告、标语,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柳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伟说,“我县注重宣传载体和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在中心公园、中小学、商业街区、居民小区、高速路口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吉林好人’公益广告以及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和手机微信、微博等形式,使居民日常生活中能随时随地接触,学习和了解核心价值观。同时,在城乡基层高标准设立好人榜,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记者 王耀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