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7日
首页
第A05版:城市聚焦

山西襄汾县近2万“饼子大军”年创收5亿元

400多位高手过招“烧饼大赛”

    山西襄汾县有一支近2万人的“饼子大军”,他们遍布全国,创造了年收入5亿元的传奇。

    在正月他们返乡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烧饼大赛”近日在当地上演。此次“烧饼大赛”共有400多人报名,200多人进入决赛,选手分批上场进行比试。100多个炉子整齐排列,擀面杖、刷子、铲子一应俱全。只听一声锣响,烧饼师傅们带着独家秘制面团上场。拾掇案板,调整火候,拿出面团,裹上油酥、调料,动作一气呵成,只听擀面杖敲击案板的声音此起彼伏,面饼刷油在炉上烤制的滋滋声不绝于耳,独特的面香弥漫在赛场周围。

    襄汾烧饼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当地永固乡永固村几位村民到北京打饼子谋生,收入可观。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外出打烧饼行列,一支遍布全国的“饼子大军”逐渐形成。

    43岁的原五根是外出打饼子队伍中的佼佼者,他自幼家贫,14岁当学徒,1994年在北京六里桥花300元租了个小地方,开起了饼子摊。如今,他已是一家餐饮集团董事长。“刚去北京住在人家放蜂窝煤的地方,4个人住。”一个人的成功带动了一批人的外出。“去临汾市买火车票,售票员一听是去北京西,立马就说,是襄汾打饼子的吧。”45岁的尉冬祥一边给烧饼翻面,一边讲起了自己的打拼故事。1999年,刚结婚的尉冬祥欠了一屁股债,便跟着哥哥去北京打饼子谋生。当了半年学徒,他便出师,自己租了个七八平米的小门脸,没想到当年就挣了2万多,回来把债还清了。现在,尉冬祥在北京大兴开了个砂锅店,在老家盖了套600多平米的四合院。“这些都是靠一个个烧饼挣出来的。”尉冬祥言语之中带着自豪。 

    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最早一代外出打饼子的当地人已把经营领域拓展到卖早点、开饭店、承包学校食堂等领域,一年收入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现在,当地政府也在大力支持烧饼产业,帮助解决烧饼保鲜、保存、食材技艺改革等问题。再过几天,这些烧饼师傅又将外出打拼。小小烧饼年收入可达5亿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只要敢想敢干、肯吃苦,一个烧饼、一碗拉面、一盘蒸饺……都可以成就一个个传奇。/新华社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