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图片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实习生 孙之尧 摄

高庆瑶录取通知书

2025年 “吉林银行圆梦大学慈善助学活动” 再度温暖起航
吉林省慈善总会“圆梦大学慈善助学活动”项目是我省慈善品牌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该项目自2003年开始实施,现已累计发放善款2.39亿元,资助困难考生8万余名,并实现了被录取困难考生救助全覆盖,救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全国处于前列。2020年,该项目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品牌项目。
又是一年高考季,又一批有志青年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了金榜题名的梦想,即将走进大学的知识殿堂。为了帮助吉林省低保、脱贫家庭的学子缓解入学前的经济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大家庭的关爱,更加坚定他们努力求学的志向,同时也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个人搭建回馈社会的平台,2025年“吉林银行圆梦大学慈善助学活动”如期开展,我们期盼您的参与。
捐赠方式一:银行转账
收款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标注“圆梦大学”)
开户单位:吉林省慈善总会
开户银行:吉林银行长春和平大街支行
账 号:
8935 1094 4300 0001
捐赠方式二:邮局汇款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普阳街1616号
吉林省慈善总会1016室(标注“圆梦大学”)
捐赠方式三:扫码捐赠
募捐平台: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网络捐款(如善款有指定捐助对象,请在备注中留言标明)
姓名:高庆瑶
年龄:18岁
性别:女
高考分数:594分(理科)
毕业学校:公主岭市荣超实验中学
录取学校:中国医科大学
人生语录:知识改变命运
2025年8月初的一天,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柳条村二组的一个低保户家庭里,一张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这个常年被生活重压笼罩的家,第一次飘满了笑声。高庆瑶攥着录取通知书,看着身旁患有先天疾病的妹妹和脸上写满沧桑的父亲,红着眼眶说:“我终于考上医科大学了,这离‘治好妹妹’的目标又近一步了。”
为了患病的妹妹 她立志“当医生”
高庆瑶今年18岁,她的童年是在照顾妹妹和帮衬家里的农活中度过的。父母离异那年,她11岁,妹妹才9岁。在妹妹7岁时,突然被查出先天性脑梗,发病时手脚不好使,走路都要靠拐杖,稍一活动就喊疼。因为这个病,妹妹读到小学二年级就不再上学,一直待在家里。
高庆瑶的父亲高治元今年45岁,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庄稼汉,与前妻离婚后,他就和两个女儿相依为命,全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是他种下的不到两垧的耕地。高庆瑶深知家里的条件,每到农忙时节,她既要帮父亲扛锄头、收庄稼,又要照顾妹妹的饮食起居,“妹妹从小就常说‘姐姐,我想和别的小朋友一样跑跳,一样上学’,这句话我记了10多年。”高庆瑶回忆,妹妹的先天疾病让这个低保家庭雪上加霜,也让她在初中时就坚定了“当医生”的梦想,“我想亲手治好妹妹,也想帮更多和妹妹一样的人。”
父亲对大女儿充满了愧疚与骄傲:“她不舍得吃不舍得花,从来不买新衣服!”
在父亲高治元的眼里,高庆瑶是个孝顺、独立、懂事的好孩子,在外地上学时,时刻惦记着父亲和妹妹。
高庆瑶在公主岭市上学,距离老家玻璃城子镇100多公里。从小学到高中,高庆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在上中学以后,高庆瑶一般每两周回一次老家,每次离开家里,父亲给她带的生活费,她都能剩下不少,下次回家就给父亲和妹妹买好吃的东西。
“孩子从来不买新衣服,一年四季就穿学校的校服,在学校里不舍得吃不舍得花!”想到懂事的女儿,高治元一脸的愧疚。
即便生活不如意且充满挑战,高庆瑶的成绩,从小学到高中,始终稳居前列。在2025年高考中,她以594分的好成绩,被中国医科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高治元特意准备了一桌子好菜,美美地喝了两杯,妹妹也抱着通知书摸了又摸:“姐姐以后就是大医生了,我再也不怕生病啦!”
“大学四年,我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争取考上研究生,将来回吉林当医生,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帮更多患者。”高庆瑶表示,她的梦想里,不仅有自己的未来,更有妹妹的健康和无数患者的希望,“只要不放弃,再难的路也能走通。”
老师和同学称她积极乐观向上
“这孩子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不好了也不放弃,不抛弃,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班主任王晓伟这样评价高庆瑶。
王晓伟说,他知道高庆瑶家里的情况,平时在她面前,自己也从来不提。高庆瑶的自尊心很强,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但她仍然乐观向上,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得也十分融洽。
“在她的书包里,永远有两样东西,课本和给妹妹的‘小零食’。”高庆瑶的同班同学鲁航说,高庆瑶对同学们都特别好,经常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而且,她学习努力,成绩一直不错,她还经常惦记家里的父亲和妹妹,只要有时间就回家看望妹妹,给妹妹带好吃的东西。
“她的这种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鲁航说。
城市晚报全媒体记者 陆续 实习生 孙之尧